之鱼。朕虽下令通缉李归,却始终没将你列入反贼之列,不仅因为你是朕亲妹安平公主的驸马,最主要是因为李帅曾经告诉我,你与李归父子不合,你当初就是因为不愿意追随李归谋反,才去振武城从军,这么多年你们父子甚少联系,你对大野盟的事也从不参与。如果你为李归求情,很难让朕相信你们父子真的不合。”
“李二愣倒是什么都跟你说,”刘异讥讽完脸色转为严肃,“意见相左跟父子亲情无关,我们血脉之缘在那,李归永远是我阿耶。”
“可你阿耶要反唐。”
“有我在他不会成功的。”
“要朕如何信你?”李忱反问,“你当初只筹谋两年,就能将最不可能继承皇位的我,扶上龙椅,你能轻易调动全长安一半兵力,现在你父亲又要谋反,若你们父子联手,朕岂不是万劫不复?”
刘异知道即便自己这两年表现得对朝堂毫无兴趣,与朝臣军中都甚少来往,仍不能令这个皇帝放下戒心。
李忱比李瀍对他更忌惮,更恐惧。
刘异沉默片刻,郑重回道:
“李怡,李忱,李琼俊,李骗子,你听好,只要你肯放过我阿耶,我答应你,我从陇右回来后会离开长安。”
李忱思索,假如他不能杀掉刘异,或许这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继续阅读
“刘异,李三藏,刘小偷,我们之间为何会变成今天这样?”
刘异摇头苦笑。
“李骗子,因为你实在太聪明了。”
聪明过头了。
李忱生性多疑,比历任皇帝都擅长权谋。
他登基不满五年,已经罢免过李回、郑肃、卢商、崔元式、韦琮、马植、周墀七位宰相了。
李忱对人只要稍有怀疑,便立即更换。
像宰相周墀个性直率,以不避权贵、直言敢谏着称。李忱就因为周墀在收复河湟的问题上看法与他不一致,便将周墀罢相。
李忱最喜欢的女婿郑颢曾当他面感慨:
“周墀以直言入相,亦以直言罢相。”
意思你当初就是看中周墀敢于直言才擢拔他为宰相,现在怎么又嫌弃他敢于直言了呢?
此外,李忱为加强皇权,他治下各藩镇节度使严格执行每三年一轮换。
如此虽避免了节度使与藩镇兵将关系过于亲厚而导致拥兵自重,却也致使各藩镇战斗力整体下降。
每到用兵之时就会发现各藩镇主帅与将领之间没有默契,作战时很难协同。
收复与吐蕃相邻的五州时,这个问题就已经开始显露,要不是那几州旧唐人主动投降,他们未必能打得下来。
刘异讥讽李忱太过聪明,认为大舅哥最大问题就是虽一心想当明君,却不敢改革,李忱绝不做危及皇权的事。
刘异曾跟大舅哥建议过普及全民义务教育问题,李忱当时听完欲言又止。
后来刘异才知道李忱是不想因此得罪天下士族。
若按刘异的提议,大幅提高普通百姓的受教育机会,士族的成材率必然会下降。
这项政策只要一提出来,必定会遭到全体士族联手反对。
李忱害怕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他甚至没将刘异就此事正式提交的奏疏拿到朝堂上讨论过。
刘异知晓后,登上乐游原对着南方深鞠了三个躬。
他杀黄巢时许下的诺言,估计在李忱这一朝是没法兑现了。
刘异当时已经感觉到自己跟大舅哥之间分歧颇大。
此刻,李忱回想他与刘异从巩县初识,到长安相知,最后竟走到如今境遇,不自觉眼角微湿。
他语气沉重道:
“刘异,若你能助朕收复陇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