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合纵连横(上)(2 / 2)

血之孙吴 布鲁斯老爷 1339 字 3个月前

其中,有一万五千人是驻守谯县的军队,由王僧辩统帅,另外两万人则是由萧道成、陈显达统帅的机动部队。

倘若曹孙结盟,组建联军,萧衍到时候就会派遣萧道成、陈显达统兵,前往加入联军。

倘若曹孙开战,这两万大军便是他的筹码,到时候就可以待价而沽。

倘若曹孙结盟,孙策却又不出兵加入联军的话,萧衍可能就会以防备江东为由不出兵了!

总之,在作了三手准备之后,萧衍就此高枕无忧。

结果,仅仅三个月之后,曹操便带着大部队途径汝南,还派人来催促萧衍前往。

萧衍大急,此时的曹操已经在南阳境内布下了十万大军,也不知道和孙策之间是战是合。

局势的发展脱离了萧衍的掌握,也让他开始手足无措起来,萧衍无奈,只得带着亲信大将——王僧辩一起前往。

汉中,南郑。

这里是汉中的治所,也是如今刘裕的大本营,更是刘裕的临时治所所在。

早在刘裕打下汉中之后,武都、凉州的战事,就引起了刘裕的高度关注。

在刘裕看来,既然打不过孙策,那就只能往西部谋求发展。

到时候不管是北上打雍凉,还是南下打益州,武都都必须攻下来!

但是如今的刘裕太弱小了,在放弃掉南郡之后,刘裕手里不过只有一郡之地。

继续阅读

虽然刘裕将汉中分为了汉中、上庸两个郡,但本身的土地、人口并没有增加,因此依旧十分地弱小。

对于此时的刘裕来说,占据整个凉州、羌地、河套的大秦国无疑是一个庞然大物,是他刘裕惹不起的存在。

但有什么办法呢?惹不起也得惹!不然他以后咋混呢?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关中钟繇那边立马就有了动静,皇甫郦带着八千人进驻了散关。

刘裕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钟繇一介文官都动了,那钟繇背后的曹老板也必然会有所行动!

随后,刘裕便调集七万大军前往散关以南驻守,以为屏障。

后来,刘裕又听说了曹孙结盟的消息,虽然让刘裕大吃了一惊,但眼下毕竟是大秦国的威胁更大。

于是,刘裕立马派遣徐庶作为使者,通过散关、陈仓,然后前往长安。

刘裕认为,只有依靠曹操的力量,才有可能解决眼下的困境!

曹操若想拖住孙策的发展,那他刘裕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刘裕认为曹操必定会帮助他!

结果还真让刘裕赌对了,并且猜到曹操的心里去了,曹操就是存了留他在南方拖住孙策发展的目的。

至此,徐庶留在了长安,刘裕则成为了曹操的西南屏障,为曹操抵挡大秦的南路军。

当然了,只要联军能够取胜,在此次事件之后,曹操也会帮助刘裕拿下益州作为根基。

然而刘裕依旧还是算漏了一点,那就是他不过是曹操眼中的棋子,他的存在也注定就是要和孙策鹬蚌相争。

但如今的刘裕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是弱小的自己在这片乱之中,采取的合纵连横策略!

注: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公孙衍和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公孙衍首先发起,由苏秦游说六国推动六国最终完成联合抗秦。

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因此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与合纵相对的,秦国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自西向东为横向,故称“连横”。

血之孙吴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