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和京城十万禁军,合兵一处,共同在澶州城,防御绥朝军队。
恒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其御驾亲征鼓舞了匡朝军队士气,“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军民,多达几十万人,形势对匡朝宋十分有利。
恒宗刚刚抵达澶州,绥朝军队就将澶州城东翼、西翼、北翼全面包围。萧哒凛亲自统兵攻城,李济砻和石宝吉,在澶州城外,拼死守城,匡朝军队被绥朝军队,差点冲击到边境,顺利击溃了,萧哒凛组织的进攻,总算有惊无险的,保卫了澶州城的安危。
李济砻趁此机会,火速进入城中,将床子弩抬上了城池,准备用来对付绥朝军队。
床子弩的威力巨大,整个弓弩,需要利用转轴驱动,往往需要三四个人一起转动转轴,才能蓄力,继而,用大锤敲在扳机上,才能够顺利发射,它的威力,自然不言而喻。
李济砻安排好这一切之后,萧哒凛再一次带领绥朝军队,进抵澶州城下,七百步之外的地方。
这时,负责床子弩的守将----张绬,一锤抡在床子弩上,射向了七百米之外的,萧哒凛。萧哒凛头部中箭坠马。
张绬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发射弓弩,竟然,将,进攻澶州城的,绥朝军队主帅、萧哒凛,直接射杀了!
萧太后等人,听闻萧哒凛的死讯,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
这场战役,是匡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作战,结束了前朝以来,百余年来的,动乱局面,史称:“澶州之战”。
绥朝军队,孤军深入,本犯兵家大忌,加上主将,临阵被杀,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前进则受阻,背后又有匡朝军队环伺,腹背受敌,进退失据,处境险恶。
此时,原匡朝的云州观察使、殿前都虞候----曾在咸平六年,与绥朝军队激战于,康村,因阵势偏东,被敌人所乘,粮饷道路被切断,突围时,因服装不同被认出,在白城被俘后,受到萧太后重用,被授为户部使,并赐婚,先后被赐名为,耶律显忠、耶律宗信,进封绥朝楚王,并担任枢密使的,王戟中,乘间调停,向萧太后力主南北议和。
因此,绥朝急于求和,企图通过谈判,得到战场上不可能得到的胜利。
匡朝宰相、宼凭?,向恒宗建议,要求让绥朝称臣,并归还幽、蓟土地,否则决一死战。他认为,只有让绥朝惧怕,他们才会降服,才能保证,百年无战事。
恒宗无视有利的形势,只希望绥朝军队尽快撤走。于是,绥朝的和议使者,不断出使匡朝,开始了,匡、绥双方,开始议和之举。
景德元年。十二月。
王戟中致书给恒宗,通报,绥朝,有,息兵止戈,之意。
恒宗也复书,愿,息战,以,安民。
绥朝,要求,收回,后缙时期,所割关南之地。
匡朝,则,取,寸土不让、而,不惜金帛,的,方针。
恒宗,派,右班殿直、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曹利用,代表匡朝主持议和,并答应,可以以百万钱财为代价,换取和平。宰相、宼凭?,暗中,给曹利用,设定了三十万的上限。
曹利用在议和过程中,坚持原则,拒绝割地要求。匡、绥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景德二年。正月。
匡朝与绥朝双方,历经了数次大型会战,在两国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后,都意识到,无法彻底的击败对方。双方正式签订《澶渊誓书》。
匡、绥两国,互为兄弟之国。绥朝胜宗,为弟;匡帝恒宗,为兄,尊,萧太后,为,叔母。这一条款,确立了双方的平等地位,有助于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匡、绥两国,以白沟河,为边界,各自撤兵。匡朝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