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就是这一套吧。上回天幕说逼着华夏货币升值,差点掠夺了华夏的改革成果。” 赵匡胤看着评论联想到了之前的视频。 “应该没错,脸盆鸡被收割,20年没缓过劲。这金融战的威力太强大了。” 听到赵匡胤提起之前的视频,赵普也是记起来。这踏马不就是强盗逻辑吗?归根结底就是以武力威慑。 大明时空节点。 应天府故宫。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幕,仿佛亡国的不是大明。他现在也没得功夫去发脾气。 海禁是他的政策,宝钞是他发行的。这两个都和大明的未来息息相关,偏偏一个都不是良政。 “爹,宝钞之事需要政策补救。先拿下脚盆鸡,咱们要保证有足够的银子来发行宝钞。” 朱标内心火急火燎,此时天幕播放后,他能想到宝钞一夜之间便会成为废纸。 如今的情况,他几乎是束手无策。他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以大明的黄金储备也不可能像后世一样用金本位。 他只想到把脚盆鸡的银矿搬回来,增加白银储备,就像天幕中说的,跟老四一样,把银子搞回来,稳定国内的经济。 “嗯,你安排吧。爹支持你。多和大臣们商量。” 朱元璋此时有些心灰意冷。对于朱标的决定,他也判断不出对错。 大明时空节点。 紫禁城。 朱棣看到金本位制后,内心很受震撼。还可以这样操作吗? 虽然一知半解,但是这就是天幕给出的答案。西方靠这一招把我华夏又收割了。 他要等夏原吉回来,好好的商讨一下货币之事。 天幕毕竟是讲述的大明,对其中的问题他也有很多了解。 或许大明可以以此来改革货币。如果成功,那么他可以用这一套去收割西方。 此时的西方应该是刚刚开始大航海,海权这一块,他有信心。海洋之上,大明没有敌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大明能做到自给自足,所以才会有禁海的政策。自己因为缺钱,才会决定下西洋搞钱。这话的意思可否这么说?” 朱棣自言自语的思索着这句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朱瞻基同样似懂非懂,听到朱棣的话后,也开口说道: “皇爷爷,可否理解为统治者们所做出的决策都是根据当下的经济状况来决定?那岂不是所有一切都是因为经济和财富?” 朱棣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句话太有内涵了,似乎可以解释大明这个国家结构存在的规律。” 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两人也是沿着字面意思盲猜。等日后看天幕会不会再说这些吧。当前这些资料也足够研究人员去琢磨了。
第193章 海权背后的经济5(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