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大唐京城。 皇宫,御书房。 核心重臣全都被召集进来。 老规矩,遇到大事在御书房里开小会,小事才放在朝堂上大张旗鼓的商讨,而现在核心重臣聚集一起,显然商量的乃是大事重事。 果然…… 身为礼部尚书的刘伯瘟,同时还兼任天子卫的首座,此时只见这家伙的脸色阴森,手里正拿着一本册子在念诵。 “陛下,关于此次恩科的情况,大体如此,容臣细细禀奏。” “先说镇试,共一场,根据各地报上来的数字,吏部那边已经做过统计,总共有参考学子八万七千人,录得童生身份则是六万人整……” “之所以录得数量这么大,是各地遵照陛下的意思办,尽量放松考试,只要成绩稍微有一点就算过关。” 刘伯瘟念到这里时,抬头看了一眼杨一笑,问道:“陛下认为这一点可有问题?” 杨一笑面色平静,微微吐出一口气,道:“毫无问题,甚至朕认为人数有些偏少了。我大唐的科举中举并不会免税,因此童生名额完全可以多给一些……” 他说着一停,紧跟着又道:“毕竟只是童生,暂无当官资格,但是这些童生有了功名之后,打从心底就会对朝廷有一份归属感,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影响周边,每个童生至少能影响一两个村子。” “因此,朕认为名额录的有些偏少了!” 刘伯瘟拱拱手,道:“臣今日只负责禀告恩科事情,陛下若是抱怨人数太少应该问吏部,或者,问中书省和门下省。” 宋老生立马起身,向杨一笑行礼解释,躬声道:“陛下,自古有言,做事不可一蹴而就,八万七千参考,录的六万童生,这已经是古往今来的破天荒之举,乃是各地在判卷阅卷之时极力放松的缘故,如果陛下还嫌少,那可能会把刚会写字的也录进来。” 杨一笑沉吟一下,道:“会写字其实就行,朕对童生诉求并不多,只要他们能在村里帮村民念一念告示,这就算是完成了他们作为童生的任务。” 宋老生明显迟疑,但却没有开口反对,道:“既然如此,臣等下一次注意,尽量把名额再加多一些,尽量让每个参考的学子都能录为童生。” 说着一停,继续又道:“只不过,这次却不能更改了,恩科已经放榜,更改会折损朝廷的威信。” 杨一笑点点头:“那就按你提议,下一次再扩名额。” 说完之后看向刘伯瘟,问道:“接下来是不是关于秀才的录取?” 刘伯瘟毫不拖沓,立马对着册子继续诵读,道:“童生考试之后,各地仅用一天时间就放榜,由于是陛下钦赐的恩科,因此不用遵照固有科举的规定,因此,各地随即就开启了秀才乡试……” “乡试一共三场,参与者有十一万人,其中六万乃是镇试刚中的童生,多出来的五万则是原本就有童生身份。而他们因为已经是童生身份,故而没有参加前面的考试,也故而,刚才微臣念诵的统计数字没把这批人算在其中。” 杨一笑点点头,目光闪烁深邃,意味深长道:“竟然有十一万人参考,恐怕不少都是钻空子的,由此看来,各地士族的胃口很大啊。” 刘伯瘟阴恻恻一笑,道:“首先是那六万刚刚考中的童生,其中至少有两万人乃是各地士族子弟,其次是本就有着童生功名的五万,其中最起码有一大半乃是假造的身份。” “陛下放心,这些人早就被天子卫记录。” “他们即使中了科举,自以为藏的够好,但其实,在天子位的名册上如同扒光衣服,光溜溜的,什么都难以隐瞒。” 刘伯瘟说着,再次念诵册子上的内容,继续禀告道:“乡试三场,十一万人,根据各地报上来的数字,吏部已经统计出来,共计录得秀才九千人,虽然尽量放松阅卷但是仍旧没能满万人。”
第554章 这一招,叫做把狗骗进来杀(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