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印度街头耍蛇表演(2 / 4)

这就是印度 开心可可 2478 字 3个月前

便构成了他们的全部家当。大多数人对蛇宁可敬而远之,而印度蛇人则把它们看做朋友。其实,蛇的智商很低。它听不到声音,但是能敏锐的感觉到震动,是经过训练的,当耍蛇者发出特定的信号时,蛇就会从竹篓里钻出。而且蛇随音乐舞动身体并非真的跳舞,蛇是追随笛子的颤动而摇摆运动的,如果耍蛇者一动不动的吹笛子,蛇是不会动的。印度人从不认为玩蛇是一种职业,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研究者指出,其实蛇类是没有外耳的,尽管它们长有内耳,但它们并不会受到音乐的影响。许多耍蛇者实际上是以双手的姿势向蛇类发出讯号,而蛇类其实是根据笛子的左右摆动以及耍蛇者跺脚的震动,才会作出多种扭动身体的动作。而耍蛇者的这些技巧都不会被在场的观众容易看得出来,因为他们是厉害的掩眼法高手。

除了笛子的震动,耍蛇人还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药物或气味来增强控制效果。例如,他们可能会使用胡椒、鹿茸和其他特殊植物的叶子研磨成粉,再配以泉水和其他调料,制成一种控制蛇行为的灵药。这种药物或特殊气味能够帮助蛇更容易地跟随耍蛇人的指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其实,耍蛇者很少会直接用手捉着他们的蛇,另外他们的蛇亦大多数是无毒的或是被剥下牙齿的眼镜蛇。还有部分耍蛇者会表演眼镜蛇与其他动物,如獴相斗的环节,不过这种环节并不普遍,因为不管是蛇类还是獴只都很容易会在相斗的过程中受伤,甚至死亡。现在印度政府为了保护野生蛇类,决定停止国内的街头弄蛇表演业。但仍有耍蛇人在街头流动表演挣钱。

总结来看,印度耍蛇人控制蛇的方法主要依赖于特制的灵药、训练以及特定的表演技巧。以下是对这一过程的详细解析:

1. 特制的灵药。印度耍蛇人会利用胡椒、鹿茸和两种特殊植物的叶子研粉,再配以泉水和其他调料,拌成一种能影响眼镜蛇行为的灵药。这种灵药据说能够控制眼镜蛇的舞步,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通过气味和某些化学成分来引导蛇的行为。

2. 训练。除了药物之外,耍蛇人还会对蛇进行训练。这些蛇,主要是眼镜蛇,经过训练后能够敏锐地感觉来自地面或空气中极细微的振动。当耍蛇人发出特定的信号后,蛇会从竹篓里爬出,跟随耍蛇人的笛声起舞。首先,耍蛇者会逐渐接近并且抚摸蛇,帮助它们适应人类的气味和触感。然后,他们会使用一些有声音刺激的乐器比如笛子等来吸引蛇的注意力,同时也会给予蛇食物的奖励。在训练过程中,耍蛇者通常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技巧来避免被毒蛇咬伤,比如用手抓住蛇的头部使其无法咬人等。他们也会用特殊的方式来事先提取出蛇的毒液,以便保证安全性。

3. 表演技巧。在表演过程中,耍蛇人主要通过吹奏笛子来控制蛇的行为。然而,蛇并不是真的会跳舞,而是追随笛子的颤动及笛声在空气中的震动而摇摆。此外,耍蛇人还会利用双手的姿势和脚步的震动来向蛇发出信号,这些信号与笛声共同作用,使蛇作出各种特殊的反应。

4. 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耍蛇人看似能够完全控制蛇,但实际上他们与蛇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沟通”。蛇的行为更多是基于本能和训练后的条件反射。另外,由于眼镜蛇具有剧毒,耍蛇人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以避免被蛇咬伤。他们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穿着防护服、使用无毒或已去毒的蛇等。

综上所述,印度耍蛇人通过特制的灵药、训练以及表演技巧来控制蛇的行为,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的耍蛇表演。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耍蛇人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来应对。

三、主要耍蛇风俗

上千年的历史,让耍蛇者们发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