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印度着名神庙之一阿姆利则金庙(3 / 4)

这就是印度 开心可可 2285 字 3个月前

至勒令市民像狗一样在地上爬行,引发了印度人民的仇恨和愤怒。事件被称为“阿姆利则屠杀”,最终导致了英国政府对印度的政治改革。金色寺庙也被认为是印度独立运动和锡克教历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

阿姆利则这一惨案,使印度人民反英斗争迅速高涨,成为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转折点,尼赫鲁家族更加靠近圣雄甘地,并改变了生活方式。尼赫鲁的父亲为了表达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愤怒,将家里的洋货全部烧毁。

2、金庙事件及英甘地遇刺事件

20世纪80年代初,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教徒掀起要求独立的“卡利斯坦国”运动。锡克教极端分子组织武装部队,在金庙内设立总部。1983年10月英迪拉-甘地总理宣布解散旁遮普邦政府,实行总理治理,并调大批警察进驻该邦。1984年5月代表锡克教徒利益的阿卡利党宣布,为制止粮食外运,从6月3日起开展“不合作运动”。旁遮普作为印度粮仓,为印度提供一半的商品粮。由桑特-宾德兰瓦勒率领的一群锡克教极端分子在阿姆利金庙内避难。阿卡利党的行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对面临大选的英-甘地总理十分不利。

1984年6月2日,英-甘地总理批准了对锡克武装分子发起“蓝星行动”,宣布出兵旁遮普邦,对锡克教金庙及其他40多个庙宇进行围攻,占领了金庙。锡克教激进派领袖宾德兰瓦勒等被打死,共有1千多人被打死,温和派领导人等7千多人被逮捕。

金庙事件加剧了印度政府与锡克教徒的矛盾,甘地总理于同年10月被锡克教卫兵刺杀身亡。这一事件最终引发了当年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的激烈冲突,共有约3000余名锡克教徒在冲突中被杀。

如今的金庙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剑拔弩张,人们也逐渐淡忘了在金庙发生的历次不幸事件。来自世界各地的锡克教徒汇聚于此祈求平安。平静湖水上的金庙也成为了阿姆利则的象征,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四、重要地位

城内金庙以通体镏金而着名,为锡克教的总部和行政文化中心。在金庙门前有一广场,平常是人们从事商贸之地,它是教徒聚会的场所。

继续阅读

9层高的阿德尔高僧塔,是纪念第六代祖师赫尔·高温德的儿子所建。锡克教徒每年4月在此举行庆祝丰收的拜喀节,几十万朝圣者聚集在圣湖边,唱歌、开诗会、赛马及举行各种游戏活动,时间长达3天。

而最为人们称道的就是,金庙从不收取门票,这得益于他们的信仰。庙中的僧人认为信仰不能用金钱衡量,只有在吃饱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这里全天候提供免费的食宿。正因如此,这里成为印度不少穷人的“天堂”也成为背包客的圣地。不仅仅是食宿免费,还有免费的交通,免费的医疗。不难想象,这对于金庙来说,单是十几万人的食宿,就要花费多少钱?说金庙是印度最壕气的寺庙,一点也不为过吧?每天到了就餐时间,就可以看到大批的印度人或是游客在排队等餐。每日24小时不间断的流水席,在高峰时段,每隔20分钟就轮换着就餐一次,人们席地而坐,领好盘子和勺子等餐具,等着志愿者来发放食物,吃完后就可以离开,下一波人便坐下开始就餐。

金庙并不是只有锡克教徒才能进入的圣地,这里的态度非常开放,它有东西南北方向的四个门,代表着锡克教的大门向来自任何方向的兄弟姐妹敞开,这里还备有寝室和厨房,任何人都可以在金庙得到食物和休息。

金庙环“奈克塔尔”池而建,阿姆利则因池得名,池水更被锡克人奉为圣水。游客先是绕池一周,踏着大理石地面远观金庙的气势。进金庙虽然免费,但规所有来客必须脱鞋,赤脚从门口的水池趟过,以表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