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印度主要手机品牌(4 / 4)

这就是印度 开心可可 2657 字 3个月前

自2015年3月起,印度政府为了鼓励国内产业生产的本地化,将移动设备整机的进口税率由原本的6%大幅调高至12.5%,这样一来,移动设备整机的利润将被大幅蚕食。

为了应对这一政策,中国ODM厂商与印度手机公司改变了合作模式,在国内将SKD(半散装件)做好,然后运往印度,再在印度当地完成最后的整机组装。然而,由于印度当地缺乏完善的产业链和技术人才,这种简单粗暴的组装方式导致了产品质量低下、故障率高、售后服务差等问题。与此同时,中国手机厂商则在印度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和研发中心,并提供了更多样化、更高性价比、更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和喜好的产品。

因此,在产品质量、价格、渠道、营销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印度本土手机品牌,在与中国手机厂商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市场。虽然印度政府试图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措施来保护和扶持本土产业,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度手机制造业的短板和问题。如果印度本土手机品牌想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而不是仅仅依靠代工和政策。

3、未来展望

据报道,手机品牌的“印度制造”属于是印度的国家战略,主要分为两个策略来执行。一个是分阶段制造计划。比如针对手机行业前期,印度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优惠吸引到了小米、OPPO、vivo等这样的中国手机品牌进入到印度市场。当品牌进入之后,印度就会逐渐提高手机零部件的关税比例,让国外的手机供应链逐步迁移到印度本土。这样经过几年的发展,印度就拥有较为完整的手机供应链。另一个则是行业生产激励计划。印度目前对包括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模块和白色家电等在内十多个行业,均出台了相关的经济激励计划。印度莫迪政府曾提出,争取在2025年实现电子系统设计和制造价值链产值(turnover)达到4000亿美元,通过进一步提高电子产品制造的附加值,使印度成为电子制造服务业的全球领导者。

总得来说,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印度自主研发品牌手机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印度本土品牌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印度乃至全球手机市场的重要力量。同时,印度政府和企业也应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印度手机制造业的繁荣发展。

这就是印度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