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军是印度共和国武装力量军种之一,于1932年10月8日正式成立,印度空军实行空防合一体制。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和印度空军的最高首长,但实际统领空军的是印度空军总参谋长,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以及在与其他武装发生冲突时作出空中战争。
一、发展沿革
印度皇家空军于1932年10月8日成立,受英国人控制,其主要职责是进行空中作战以及保卫印度领空。1933年4月1日,印度皇家空军刚刚组建的第1飞行中队驾驶“马鹿”飞机进行了首次飞行。1942年印度皇家空军进驻缅甸,配合英国皇家空军对日本作战。
1947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治,印度宣布独立,随后印度皇家空军更名为印度空军。在1947年发生的第一次印巴战争期间,印度空军担负紧急空运任务。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期间,印度空军主要担负空运和保护任务。1965年8月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空军主要执行支援地面作战任务。1971年11至12月,印度空军参加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空中作战。战后,进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80年代进行全面换装,从苏联、英国、法国等国大量购进米格—29,“美洲虎”、“幻影”2000等先进战斗机,淘汰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改善空军力量结构。90年代以来,印度空军突出“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建军思想,引进苏—30MK、C—300等先进飞机和防空武器,对现役作战飞机进行现代化改造,自行研制作战飞机和各种导弹,提高了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
二、组织架构
印度空军最高指挥机构是设在新德里的空军司令部。空军参谋长是空军最高指挥官。空军司令部下辖训练司令部(班加罗尔)、保养司令部(那格普尔)和东部(西隆)、中部(阿拉哈巴德)、西部(巴兰)、西南(左德普尔)、南部(特里凡特琅)5个地区司令部。
各地区司令部主要负责指挥辖区内作战部队的战斗值班、协同训练和战时的作战指挥。保养司令部负责飞机的维修及升级事宜。训练司令部统管全军空、地勤各专业人员的初、中、高级训练。它不仅下辖有众多的院校,而且作战部队改装新机型期间,亦脱离所在地区司令部,以中队甚至联队为单位,整建制调归训练司令部管辖。
印度空军的基地分为基地、前进基地、保养和后勤基地、野战机场这四级。其中基地有完善的燃油、弹药、航材储备,常驻有飞行部队,并拥有可靠的警卫、防空和工程抢修兵力。前进基地的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是各飞行部队的临时驻训场所。因为较靠近前沿,战时将得到较大加强。保养和后勤基地主要负责各型飞机的抢修和中修任务。野战机场最靠近前沿,条件最为简陋,主要供运输机、直升机临时起降,为前沿部队提供运输补给。
印度空军较为完善的基地数量,为45至51个。从2011年开始,印度空军耗资109.4亿卢比,对30个主要空军基地进行翻修升级。目前这项工作也已全部完成。
三、编制实力
目前,印度空军兵力约13.3万人,占武装力量总兵力的10.7%。编有39个飞行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22个雷达中队。包括:17个攻击战斗机中队,20个战斗机中队,3个攻击直升机中队,2个侦察机中队,12个运输机中队,1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1个要员专机中队等。
四、武器装备
1、苏-30MKI战斗机
据2013年5月出版的《印度时报》报道,印度空军接收了170架苏-30MKI,装备9个中队。其中,普纳和巴雷利空军基地各自有2个中队,泰兹普尔、查布亚、哈尔瓦拉、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