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葛洪仙踪传奇(一)(2 / 21)

葛洪仙踪传奇 东方一虹 14421 字 3个月前

不兼习医术,一旦“病痛及己”,便“无以攻疗”,不仅不能长生成仙,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住。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产地、入药部分及治病作用等,均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葛洪的医学着作《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葛洪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便宜,改变了之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发明,就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发。

葛洪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的注明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针灸的人也能使用。

3.化学

葛洪在坚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得长生成仙的思想指导下,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在其炼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应。这也是现代化学的先声。

他在《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着名炼丹家。

葛洪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他指出,对丹砂(硫化汞)加热,可以炼出水银,而水银和硫磺化合,又能变成丹砂。他还指出,用四氧化三铅可以炼得铅,铅也能炼成四氧化三铅。在葛洪的着作中,还记载了雌黄 (三硫化二砷)和雄黄(五硫化二砷)加热后升华,直接成为结晶的现象。

真实历史人物之二

郑隐

郑隐(?~302),字思远,西晋儒生,精通《礼记》、《尚书》,对九宫、三奇、河洛、谶记亦有涉猎。後拜葛玄为师,受《正一法文》、《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太清丹经》,精於烧炼金丹。年逾八十,体力充沛,健步如飞。收藏极富,举凡经、记、符、图、文、篆、律、仪、法、言等,共一千二百九十八卷。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预知将有兵祸,率弟子数人隐居霍山(在今安徽省霍山县),不知所终。有徒弟葛洪,丹术大行於南方。入庐江马迹山居,仁及鸟兽。有二虎入相随,驴襄经书。时于永康横江桥,逢旧识许隐。太安元年感晋世将乱,带弟子葛洪等,东投霍山,后隐括苍山仙去。除此山外小仙都还有郑坑口村,为郑隐曾经隐居地。明五经,善律侯,于和宫、天文、河洛谶纬无不精研,并且藏书丰富,门下常年有50余位充作仆役的弟子。

真实历史人物之三

葛玄简介

葛玄164—244,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三国着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据《抱朴子》记述葛玄以左慈为师,修习道术,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炼丹经书,后传授给郑隐。相传他曾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食,擅符咒诸法,奇术甚多。后世道教尊称葛玄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时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时封为“冲应孚佑真君”。

宋元以后之人所写有关葛玄的仙传,层累汇聚了很多时代和来源不同的传说故事。就较早期的材料而言,其事迹一方面见于《神仙传·葛玄》,其中将葛玄描述为一个师从左慈修习《九丹金液仙经》,常服饵术,长于治病,行符敕鬼,善于神变,最终尸解的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