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去当个替罪羊,给世家大族们出气。 朱元璋也在衡量之中。 朱元璋问道:“李先生,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李善长迈着老态龙钟的步伐,跪倒在地磕头说道:“启禀陛下,此风不可涨,请陛下做主。” 朱元璋顿时皱了皱眉头。 李善长这是在耍滑头,两边都不得得罪。 他回答的言简意赅,可是充满了歧义。 什么此风不可涨? 是杨鸣斩杀那些族长的风不可遏。 还是上百名世家大族的子弟弹劾杨鸣的风不可涨。 反正哪个意思,陛下你自己看着办。 李善长的这个态度,也是代表了淮西勋贵的态度。 那便是两不相帮。 朱元璋却皱了皱眉头。 现在的李善长年岁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滑头了。 朱元璋又转头看向了刘伯温:“诚意伯,你的意见如何?” 刘伯温急忙睁开眼睛,跪倒在地。 他大声说话:“启禀陛下,赵惟德说的话断不可信,事情还需要进一步查实,乃是他们的片面之辞,不算实证。” “据臣所知赵惟德乃是山东大家族,他和被杀的家族之间同气连枝,未免有有偏袒之意。” 刘伯温心直口快,尤其是和杨鸣还是有些交情在内,自然有维护之意。 刑部尚书崔钰急忙出班跪倒大声的说到:“启禀陛下,此事本来蹊跷,不能听一面之词,就能定杨鸣的罪过,需要严查。” 崔钰和杨鸣的交情最好。 那是断头台上砍人砍出来的交情。 崔钰能当上这个刑部尚书和杨鸣有莫大的关系。 果然皇帝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转过头看向御史王逢说道:“王爱卿,尔等除了赵惟德的这封奏折之外,可还有什么证据?” 文武百官是顿时面面相觑。 这么多人参奏杨鸣,声势浩大。 朱元璋却丝毫没有提处理杨鸣的事情。 而是问御史王逢到底有没有实证? 明显的对杨鸣有些偏袒。 王逢等人顿时面面相觑。 皇帝朱元璋的反应明显出乎他们意料。 按道理来说,杨鸣这些罪名,简直是罄竹难书,罪大恶极。 朱元璋应该暴跳如雷,马上命人拿下杨鸣,押解进京才对。 现在皇帝朱元璋却异常的平静。 这大大出乎世家大族们的意料。 但是他们并没有手忙脚乱,他们还有底牌。 王逢继续说道:“启禀陛下,据臣得到的情报,杨鸣在沂州城召开大会,数十万老百姓对着杨鸣高喊万岁。这不是反行已露吗?” 什么啊,顿时整个朝堂上哗一片哗然。 杨鸣居然如此胆大包天!居然让老百姓高喊万岁! 万岁这个词,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称呼。 如果属实的话,果然是要谋反。
第664章 添油加醋(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