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祖境虽然不大,但是掌权人却并不简单,此人名叫郭隗。 郭隗(约前351年-前297年 ),燕(今河北省涞水县隗家庄村 ,一说河北省满城县 ,一说河北省定兴县河内村)人, 战国时期燕国大臣、贤者,纵横家代表人物,郭国后裔。 周赧王四年,即燕昭王元年(前311年),燕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拜访郭隗,求计问策,尊郭隗为师。 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鼓励燕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 ,此举引起天下震动。 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强大起来。 燕破齐,郭隗功不可没。 周赧王十八年(前297年),郭隗去世。 郭隗认为: 国君能把贤者看作是老师,则可招徕胜过自己百倍的人才; 国君能把贤者看作是朋友,则可招徕胜过自己十倍的人才; 国君若把贤者看作是臣下,则可招徕与自己能力相等的人才; 国君如果只是倚靠几案,用手势指挥别人,则只有那些劈柴养马的仆从前来相投; 国君如果任意胡为,随意打杀人,或者暴跳纫雷,大声呵斥, 那么来投奔的就只剩了那些像罪犯和奴隶一样听任摆布的人。 他建议燕昭王认真选择贤者,让贤者居于正位。 历史上有许多人物都很羡慕他的际遇,对他都有自己的评价: 例如: 李白《行路难三首》: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李白《古风·燕昭延郭隗》: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槽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还有陈子昂《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岂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在下天庭成为天子天庭之时,郭威因为有一帝而为郭氏修仙宗族赢得了郭氏祖境, 郭象因为修炼福禄珠在下天庭也有了自己的星位——福禄星官。 郭隗则坐镇福禄境,负责接纳郭氏宗族内部贤才,发展和壮大郭氏祖境。 唐朝韩愈在《马说》中就曾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郭隗就是郭氏宗族的伯乐。 郭氏宗族除了他这位伯乐之外,还有一位修仙族人,也是伯乐, 只是大家的职责不同,他是游走在各层天,专门挑选和考核郭氏人才, 点拨他们修行,按照修为把他们带到天为州郭氏祖地内效力。 而郭隗是决定谁有资格留在郭氏福禄境内成为郭氏上层建筑的存在。 他们一位是负责祖地的壮大,而另一位则是负责福禄境内的资源分配。 这位游走在各层天的伯乐就是郭璞。 郭璞(276-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东晋时期学者,文学家、训诂学家、道学术数大师、游仙诗祖师。 西晋末年战乱将起,郭璞躲避江南,历任宣城、丹阳参军。 晋元帝时期,升至着作佐郎,迁尚书郎,又任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 324年,力阻驻守荆州的王敦谋逆,被杀,时年49岁。 事后,郭璞被追赐为“弘农太守”。 晋明帝在玄武湖边建了郭璞的衣冠冢,名“郭公墩”。 郭璞曾注释《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 代表作有《游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