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见状叹了口气,他就知道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如果当初颜白在创建楼观学的时候朝廷和诸人多多少少给予些帮衬。
如今再说这件事,说不定还有些希望。
可朝廷里面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年以来颜家几乎把所有的心力财力都压在这楼观学里面。
可怜的家里连个仆役都没有。
颜师古四兄弟负责找先生,颜白负责找出各种法子赚钱经营维持,颜家有钱,钱全部花在书院上了。
这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大气魄。
孔颖达都说了,楼观学要传承下去,不光要成为大唐的文脉,更要成为这片大地上的文脉,要为往圣继绝学!
见颜白想都没想地就拒绝了,李二又叹了口气:
“好了,你拒绝了,现在这个问题交给你了,你说吧,朕要怎么做?”
颜白:????
“说话,朕问你朕要怎么做,令狐先生还等着朕回信呢,朕总不能拖着不搭理,总不能天天被老先生追在屁股后面问吧!”
颜白咬了咬牙:“陛下,三省怎么说。”
“他们说很好,楼观学自此后不是私学,里面的学子也正儿八经的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声,而国子学也会继承下去!”
颜白明白,他们都是勋贵。
都希望自己的子嗣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可楼观学虽好,在他们的眼里却又差了那么一点点。
名声差了那么一点点。
颜白懂这些,深吸了一口:“也就是说三省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不是好事么?”
“不是!”
“既然你反对,那得有反对的理由,那你解决这个问题吧!”
颜白看着李二轻声道:“令狐老先生的初心是没错的,臣敢保证他是没有任何私心的。
他这么做其实就是想让楼观学和国子学更好!”
李二点了点头:“嗯,在理,老先生都要安享晚年了,和你关系也好,没有必要做这得罪人的事情,你继续说。”
“令狐先生之所以要这么做,最终的原因是国子学现在的状态让他很失望,而楼观学现在的状态让他很喜欢。
对比之下,差距丛生。
所以,老先生想借外力,来打破国子学里面这积攒数百年条条框框,寻找破局之法!”
李二满意的嗯了一声,躺在长椅上:
“这些朕不想听,朕只要结果,你说解决的方法吧,你对我有交代,我对老先生也有交代。”
颜白直言道:“国子学的大祭酒要换,换一个手段强力之人来管,从上到下全部换。
从此以后不将就任何一名学子,并设定考核制度。
不是你在国子学混完了就能做官,你还要通过国子学的考核。
蒙荫子弟又如何,进了书院就得听先生的!”
李二最喜欢听年轻人豪气的说话,豪气的做事,这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他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的有心气。
“嗯,不错,朕听的舒服,写下来,呈上来,朕慢慢看,再慢慢的去思量!”
“那臣……告退?”
“去吧!”
颜白退去,看着颜白笔直的背影,长孙皇后忽然道:
“二郎,说句不该说的话,臣妾倒是觉得颜白去国子学管一管最好,令狐先生放心,那些勋贵子弟在他面前也不敢闹!”
李二眼睛一亮,先前颜白说完他想的第一个人是李恪。
年轻,有经验,六千多人都能管理起来,国子学加起来不到五百人。
这点小事对他来说就是举手之劳而已。
可李二想了想还是觉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