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有什么功爵吗?答案是并没有。”
“秦廷能够特地给中原官吏提爵吗?显然也很难做到,因为关中原有官吏的爵位,都是通过一统时的战功和事功建立的。”
“现在的中原底层小吏想要获得爵位,实在太难了。”
“他们一年到头往往很难有正规的年俸,只能通过自己手上仅剩的那点小小权力,为自身谋福利。”
……
尉缭子说中了关键。
大秦的官爵体系,乍一看确实待遇无比丰厚。
实际上却有两极分化之嫌。
关中官吏就算原地躺平,也能过的很好,家中良田百亩还能让亲属和官奴日常打理。
中原官吏……
你要是有点家底,那自然什么都好说。
可像刘邦那样的亭长。
堂堂一亭之长,在历史的记录中,搞的就像个老流氓一样。
为了给卢绾还赌债,刘邦差点把老父亲一家子的积蓄都给赔进去。
牛都被人家给牵走了。
到这个地步。
这说明什么呢?
乡、亭、里。
一个亭级的长吏,竟然混成这个样子。
人家去给吕氏乔迁贺喜,都是拿真金白银。
老刘同志张口就是一万钱的吹牛……
所以。
刘邦在当地有官职,有兄弟,也有些名望,唯独没啥家底钱财。
如果换成秦廷的亭长。
那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
关中亭长大概率可以单靠不动产的收益,不论年俸,都能轻易养活一大家子人。
这就是差距啊!
霎时间。
嬴政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居然无言以对……
大秦对于中原官吏的待遇体系,建立的确实不完善。
这一条是很无解的。
因为大秦官吏的待遇,跟职位并无直接关系,而是根据爵位分发年俸。
你是什么爵位,才能分配到相应的官职,进而获得相应的实权。
一切的基础。
都跟爵位有关。
可中原官吏没有爵位。
秦廷总不能给中原人无故封爵吧?
那特么关中估计得分分钟爆炸。
老子特么刀口上舔血,好容易杀了一个敌军甲士,才能获得的一级爵位,现在就这么白送了?
就这么不值钱了?
军武勋贵派系肯定不答应的。
估计王翦都得站出来驳斥此事。
这也是李斯身为大秦左丞相,负责整合中原各郡,建立相应的体系,却在这方面做的极其不到位的原因所在。
因为他发现爵位绑定官职的制度体系,反而成为了大秦治世一统的负担。
或许有人会说了。
你只给待遇,不封爵位不就行了。
那这本质上没有区别的嘛。
哦。
中原人没有爵位,结果照样能够获得良田百亩,年俸五十石。
那特么我这一级公士的爵位,算什么?
算个der吗?
很无奈。
你就必须得做出差别出来。
也就是给予中原的无爵官吏,只分发一半的相应待遇。
年俸五十石变成二十五石。
良田什么的,则是遵从徭役代分土地政策。
这么一看的话。
就还算合理。
五十亩地,每年的收成再加上年俸,多少还是能裹得住开销的。
但……
如果还需要走关系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