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以图力擒黄龙(2 / 4)

标准,当与军武出征平齐!
兵者,国之利器。
水利,国之重器。
……
回到此刻。
“不错,小儒生比尉缭回答的更加细致一些。”
许尚笑笑道:“都江堰其实总体上就是由三个部件组成,第一是宝瓶口,第二是分水坝、鱼嘴,第三是飞沙堰……郑国,老夫这总结的应该没错吧?”
许尚q了一下我们的老实人郑国。
那郑国还能怎么说?
他赶忙人情世故的道:“夫子总结无误,非常简洁易懂,就连我都有些觉得夫子是工造大家呢。”
郑国突然变得很会说话起来。
倒是让许尚有些微微蹙眉。
可若仔细想来。
郑国变得如此人情世故,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关中建造大渠的时候,各方力挺,郑国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结果前来修缮黄河以后。
郑国才算是认清了现实。
原来像他这般单纯为了建设水利,造福民众之人,寥寥无几……成年人的世界,唯有利益二字……
修建关中大渠,当时有蒙骜和吕不韦共同在朝廷全力支持,他们一个是掌国权相,一个是军武一把手,谁敢暗中造次?
这回修缮中原黄河,需要从关中调集民力资源,这就肯定绕不过右相王绾,不用说都是十分无解的。
想必郑国为了兜底修缮黄河诸事,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奈何。
就算他变得再怎么通晓人情世故,也没有任何卵用。
因为郑国的立场,完全不符合关中勋贵派系的利益。
他就算磨破了嘴皮子,跪下给人磕头,也换不来旁人的高抬贵手。
想到这里。
许尚抬手拍了拍郑国的臂膀,以示勉励,不过他却没有明言安抚。
也正应了嘉靖皇帝的那句……朕知道你们很难,可朕也难,我们就都勉为其难吧。
改革从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
许尚的底线是不让郑国丢了性命。
至于受点委屈……
人生在世。
想完全不受委屈的活着,何其难也?
并不是谁都像王贲那般……有个好爹……
“好,我们刚刚说到了分水坝和鱼嘴。”
许尚略作思索的继续道:“这个分水坝横着建造在岷江中间,将宝瓶口的上游一段距离……一分为二。”
“如此,靠近宝瓶口的便成了内江,外侧的则是外江。”
“现在关键的重点来了,外江的河道必须要专门垫高一些,这样就能够让外江变成浅而宽,内江深且窄的布局。”
“这么一来,外江河床垫高以后,可容纳的水量便会减少,内江变深就能容纳更多的水。”
“遂,总体而言便是外江四成水,内江六成水,此为着名的四六分水之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难题。”
……
四六分水,底层逻辑就是水往低处流。
外江的河床较高,如果是极端的枯水期,甚至整个河床都会露出来,也就是干涸了。
但内江依旧会有水,甚至会蓄水。
因为内江又窄又深。
仅有的河水自然就会全都流向内江,然后继续延续灌溉之用。
这基本上能够解决世上所有河道,在引流灌溉的时候,所碰到的枯水期没水,丰水期漫灌的问题。
堪称绝妙之法。
“原来四六分水是这个意思!”
扶苏率先惊叹出声,他以前也从书上看到过这个专业术语,但当时并不懂具体的意思。
现在听夫子开解清楚。
扶苏立马恍然大悟。
嬴政也频频点头的道:“嗯,李冰这一手确实十分巧妙,很有效的解决了枯水期和丰水期难以调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