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似乎叹了口气,“病人很严重,如果不用进口药,将很难治愈。”
“那他什么时候能好呢?”杨厂长急切的问道。
如果姜海洋这病治不好了,那他就不能再汇钱过去,因为这是无底洞。
还是没有回报的那种。
“这个不好说,要看病人的体质,恢复快的话十天半个月就好了,恢复不好的,几年也有可能。”
杨厂长嘴角一抽,“给我几天时间筹钱,五万不是一笔小数目。”
“好的,那你不能太慢了,三天内钱就要到帐,要不然我们就停药了。”
杨厂长挂了电话后,叹了口气。
如果这个电话早一点接到的话,就不会让方正去青市了。
估计这会人正在飞机上。
五万?
杨厂长舌尖抵了一圈后牙槽,可一想到姜海洋治好后会给厂里带来怎样的效益,只犹豫了几秒就打电话给财务,通知财务往之前的那个存折上打款。
这钱汇得他肉疼,却不得不汇。
而同一时间,技改车间也乱成了一团粥。
谢金海很开心技改组能让他接手,可问题是他学的那些技术都已经有些过时了,新设备他压根不懂。
可他不能在员工面前示弱,这里面有多少人是杨厂长的人,他不清楚。
一旦他露怯,这些人立马就会报告给杨厂长。
那就给了杨厂长罢免自己的机会。
所以,白天有人问他问题的时候,他只说让他考虑一下,一直熬到下班时间。
回家后一头钻进书房,钻研白天出现的问题。
第二天上班后再告诉员工该怎么做。
有些问题简单些的,他研究几个小时就好了,可有的问题他见都没见过,需要查大量的资料,有时天都亮了,他才找到解决办法。
几天下来,谢金海累得整个人瘦了许多,眼睛下方全是乌青。
可为了抓住实权,谢金海咬牙愣是坚持住了。
每天让保姆给他煲各种营养汤喝。
即使这样,他还是瘦得厉害。
车间里的人背地里对谢金海怨声载道,以前姜主管在的时候,他们问的问题,姜主管直接就给解决了。
连停顿都没有,更别说要考虑了。
可谢金海毕竟是副厂长,大家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郑国辉急得嘴角起了一圈的泡,可他再急也没办法。
只能看着技改工作一点一点的落了下去。
也不知道姜海洋在青市怎么样了。
他一天不回来,技改的工作就会拖后一天。
姜海洋有多热爱他的工作,郑国辉比谁都清楚,难道他真的忍心看着他一手经管的工作变成这样吗?
可郑国辉除了着急,他什么也做不了。
因为他不是姜海洋,许多技改上面的事情,他也是一知半解。
尤其现在有谢副厂长坐镇,他更不敢指手画脚了。
以前姜海洋在的时候,他会直接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不对,姜海洋会帮他改。
现在他可没这个胆子在谢副厂长面前提。
只能死憋着。
“郑副主管,快来看这台设备,参数调到多少合适?”
就在郑国辉愣神的时候,有个工人匆匆跑到他的面前问道。
郑国辉头皮一阵发麻,调参数对于他来说是弱项。
郑国辉再次感觉到要是姜海洋在就好了。
他最懂这个了。
好像天生就该做机械一样。
果然,郑国辉看了半天,也不确定,一旦调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