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覆亡
阉党专权
明熹宗
明熹宗早期大量启用东林党人,加剧东林党争,明熹宗因此对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贤趁机干预政治,拉拢齐楚浙党,号为阉党。1622年,山东爆发徐鸿儒领导的白莲教起义。另外,各地民变、兵变、抗租斗争频繁爆发。 1091624年后,阉党把握朝政,魏忠贤擅权跋扈,爪牙遍布全国,并大肆打击东林党人,借“梃击案、 110红丸案、 111移宫案 112-113”为由,唆使其党羽伪造《东林党点将录》上报朝廷, 114任他们制造“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 3261625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大量东林党人入狱,甚至处死,天启年间的朝政混乱导致内忧外患加剧。 115
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主要忧患来自辽东后金对明王朝的威胁。熹宗听信谗言,不辨是非,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阳、辽阳,辽东局势日趋严峻。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根据辽东实际情况,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掌握辽东实际兵权的巡抚王化贞,却不顾当时敌强我弱、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力主分兵把守,全面进攻。熹宗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不对经、抚之争作出合理决断,以致后金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攻陷广宁及其周围40 余城。在阉党策划下,熹宗杀了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忠臣良将孙承宗、袁崇焕亦遭猜忌,被革职,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 326
1626年,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王恭厂大爆炸,造成2万多人死伤。当时东北方的后金逐步占领辽东地区。1626年,在袁可立和孙承宗相继离任后,蜷伏了几年的努尔哈赤突然活跃,大举西侵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凭借坚城固守抗敌,最终击败后金军,并击伤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不久后,努尔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极即位。
朱由校的性格荒唐怪异,以“倡优声伎,狗马射猎”为乐。喜机巧水戏,创演水傀儡戏。与宦官同演《宋太祖雪夜访赵普》。好油漆木工,房屋营造。选武阉三千,于紫禁城内开内操取乐。一生重用阉党祸国殃民,耽于逸乐,无心朝政。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因划船嬉戏,溺水获疾。后虽痊愈,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整日困倦无力,狂躁不安,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结果全身浮肿,卧床不起,一命归天,年仅23岁。 326
崇祯治乱
1627年,明熹宗去世后,信王朱由检继位,即明思宗,年号崇祯。 115朱由检受遗命继承皇位。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清除阉党,整顿吏治是其革新朝政的重要举措。天启七年十一月,在铲除魏忠贤羽翼使其孤立后,复将其贬谪凤阳,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同时,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 325然而崇祯用人多疑、刚愎自用、举棋不定导致局势愈加糜烂。 115
明思宗朱由检
他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朱由检性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于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因对外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