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逐渐堆积成山,但大部分都是清军的。
护城河里。
鲜血将河水染的一片血红,腥臭的味道更是刺鼻。
城楼上。
祖大寿等人面色沉着,紧紧的关注着城头上的防守局面。
一旦哪段城头出现有危急情况,便立即有家丁队前去增援,保证不让清军攻占城头。
也正是由于有了家丁队的增援,才使得城头上的防守局面,牢牢的掌控在明军的手中。
反观城头之下,就算多尔衮增派了两千汉军八旗清军,却仍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在明军将士们极力的防守之下,清军的攻城没有得到任何的进展,反而还伤亡惨重。
后方督战的一千五百满洲骑兵,在没有皇上下达的旨意下,也只能无能为力的看着前方的攻城,无法参与。
多尔衮没有下令满洲兵马参与进攻,或许是因为目前的攻城局势,暂时还不在清军这方。
满洲兵马的出动,是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决定胜负时才出动的。
........
时至午时初。
清军大阵。
“传朕旨意,鸣金收兵。”
望着远处毫无进展的攻城局面,多尔衮不得不下令收兵。
不过,多尔衮的脸上也并没有露出失望或阴沉之色,因为在多尔衮看来,今天的攻城目的已经达到。
对于明军的守城实力,多尔衮已经知晓。
很快的。
“铛铛铛!”
“铛铛铛!”
“铛铛铛!”
清脆的铜锣声响彻整个战场,传进了所有人的耳中。
闻听鸣金收兵之声,正在攻城的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士兵神色狂喜,再也不顾交战的对手,急匆匆的转身撤退。
什么撤退的阵型,什么掩护的布置,这些都是没有。
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士兵乱哄哄的转身撤退,丝毫不顾身后的危险。
因为在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士兵看来,只要我撤退的够快,那就能逃得性命。
至于其他人的生死,谁又顾得上谁。
城头之上。
“退了,清军撤退了。”
“哈哈哈!清军撤退了,快快射击。”
“痛打落水狗,快快放铳射击。”
“火铳手上前,打死这些东虏。”
“......”
清军的匆忙撤退,当即引得明军将士们欢喜大叫。
不过,对于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的机会,明军军官们怎会放过。
早已冷却完毕的火铳,再次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连绵不绝的爆鸣声中,许多逃之不及的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士兵,被火铳打翻在地。
痛苦的惨叫声接连响起。
同时,这也使得匆忙撤退的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士兵,再次加快了撤退的步子。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