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景六骑着骏马,在城门口,脖子伸的老长了,他在等人。
过了一会儿,他的双眼迸出星光,原来是李芸、方氏还有文欣来为他送行。李芸拿出昨晚特意做地几只香喷喷的烧鸡,让他带在路上吃。方氏则给他炕了一摞子的干馍馍,因为这种干粮比较耐放,可以保存更久,让他带上。
尽管李芸心里清楚,以景六的身份,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但她还是想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他。景六高兴得合不拢嘴,怀里紧紧抱着这些美味食物,坐在马背上向李芸等人挥着手告别。
李芸她们一直站在城门口,目光追随着马背上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消失不见。然后,她们才转身回城。
送走了景六,回城后,方氏突然想起今日就是秋闱前的最后一日了,一定要去文庙拜一拜。她想去祭拜文曲星,祈求文庭考试顺利,能有个好成绩。听说祭拜文曲星时,学子本人也需要一同前去,于是她们三人便在城里购买了许多水果、糕点、香烛等物品,然后返回家中,叫上文庭和有为一起前往文庙。
谭文庭读了多年圣贤书,他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然而,看到方氏和李芸如此积极,他觉得还是不要扫大家的兴,况且自己在家坐了一上午,出去走走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他们四人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城郊的文庙。
到了文庙后,马车几乎没有地方停。因为马上要举行秋闱考试了,前来祭拜的人非常多,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李芸等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挤进文庙内。进入文庙后,他们开始进行祭拜仪式。按照传统,学子们需要向文曲星行三拜九叩之礼,表示对文曲星的深深敬意和恳切祈愿。
只见谭文庭神情庄重,他轻轻地撩起衣袍,然后屈膝跪于蒲团之上。他的动作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格外认真。接着,他以虔诚的姿态行上了跪拜大礼。
接下来,谭文庭点燃了香烛,并小心翼翼地将其插入香炉之中。在香烛燃烧的过程中,他默默地闭上双眼,开始在心中默默祈祷。
祭拜完后,献上准备好的水果糕点,一切就完成了。
文庙旁边还有一座城隍庙,同样香火鼎盛,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方氏见此便拉着李芸、文欣前去参拜一番。李芸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教育,但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她还是对神佛多了一分敬畏之心。所以对于这次的参拜,她也没有拒绝,只当是求个心安理得。
李芸虔诚地祈祷,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顺风顺水,家人身体康健。而方氏则祈求神明保佑文庭在今年的秋闱中取得佳绩,庇佑全家人的健康。
文欣也在一旁默默参拜,心中期望家人平安,文庭能金榜题名。最后,她还低声呢喃着一些话语,声音太小以至于旁人都听不清。但看着她微微泛红的脸颊,想必与姻缘有关。
有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不过看他泪流满面,想必是想他的娘亲了!
一行五人祭拜完后,又驾着马车回到了住处,一到家,方氏让文庭去休息,她和李芸就匆匆去买菜去了,今日这顿饭一定要讲究一些。
方氏打听过了,这一顿饭呢称作“笔墨宴”,方氏买了豆腐,寓意有福气;又买了鲜鱼,表示有庆余;还有年糕,意为连年高升;最后还跑了好多地方买了莲藕,寓意着聪明才智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最后回到家后,方氏和李芸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所有食材都做成美味的菜肴,谭文庭心里觉得方氏和李芸太辛苦了,可是他也知道这是家人对他的一片心意,只能多吃一些,让她们开心。
吃过饭后,夜幕已悄然降临。李芸本担心谭文庭会因即将到来的秋闱而感到紧张,但她很快便发现他完全没有这种迹象。相反,他显得自信满满,仿佛对这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