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开门,自由贸易(2 / 3)

是,教宗 覆舟水 1785 字 4个月前

是贫穷农夫的穿着,强攻堡垒势必付出极大代价。

这时基诺申科夫逆天的运气又开始帮助他。

九月底,一支全副武装的贸易商队敲响了合众帮老巢的大门。

负责应门的帮众拉开一条小缝,谨慎地盯着门外的商人:“什么人?”

“这位客人,您好。”贵族打扮的商人摩挲着手掌,嘿嘿笑道,“我等是来自维也纳的武装商队,在下商队队长贝弗利·苏亚佐,听说贵帮正在采购军械,不知道可有意采购我们的军火呀?”

帮众把门缝打大一点,打量着商队用四种语言书写的旗帜。

“维也纳,皇家军械厂?”

“哎,没错。”贝弗利自豪地挺起胸膛,“我们维也纳皇家军械厂,可是皇帝陛下御笔亲题的正经厂商,产品质量由皇帝的人格担保,不仅对外出售,同时肩负着武装帝国军队的职责……”

帮众懵懵懂懂地听完商人洋洋洒洒地介绍,不知不觉间推开了大门,眼中闪烁着精光。那种眼神贝弗利再熟悉不过,名为:“渴望拥有”。

他咽下一口唾沫,结巴着道:“先、先生,您先稍等,我马上去禀告头目,您千万别走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贝弗利满意地看着成员手忙脚乱地冲进磨坊,对身边人比划了个“计划通”的手势。

“怎么样,我的演技还可以吧?”

手下谄媚地拍了个马匹:“不愧是人称‘小节有亏,大节无损’的苏亚佐大人,听闻大人当年委身叛军,最后弃暗投明,单凭演技便拿捏了夫人和陛下,吟唱出一首忠诚的赞歌,如今亲眼所见,真令小人大开眼界。”

“哼哼,那是陛下没看透咱的良苦用心。”贝弗利遗憾地叹了口气,“哎,估计陛下和主教都忘了我这号人物,还好天河大姐头急缺人手,不然咱就要烂在家里了。”

自从投降叛军而被弗雷德里克一怒之下扒掉城防官职务,贝弗利就赋闲在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唯一的工作就是偶尔去给江天河的钢铁军械厂打下手。

久而久之,这个罗贝尔看不上的年轻人凭借口才和小贵族的身份,在工厂里混出不小的声望,江天河索性把对外经销工作全盘扔给了他,方便一心琢磨如何升级钢铁工艺。

这一次,贝弗利被委任来到新占的摩拉维亚地区兜售军械厂的新产品——钢制护甲片、日耳曼阔剑、铁枪尖与磨刀石。

和东亚相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无禁止私藏甲兵的法律,反而鼓励平民收藏武器。

由于传统的军事征召法,上战场的各级骑士与平民都需自备武器干粮,购置一件过得去的盔甲几乎成了普通人想在战场上活命的必要前提。

但传统的村镇基本每村只能养活一个铁匠,而打造盔甲的难度既高、费时又长,导致永远供不应求,产量跟不上消耗。

被债务和赤字逼疯的江天河很快意识到其中的商机——钢铁厂的军械制造部有产能集中和皇帝背书的巨大优势,可以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主动以廉价产品抢占市场。

她藉此一举打垮了维也纳附近各村的手工锻铁业,又以皇帝的名义强令维也纳的商业行会解散,以此吸纳了破产失业的铁匠。

在垄断维也纳附近的钢铁行业之后,工厂利润仍不够维持研发与日常开销,她只得把目光投向其他的商业蓝海,比如商业秩序完全崩溃的摩拉维亚。

战乱之地没有规矩可言,就在奥波《布拉格协议》签订的几天后,打着皇家旗号的武装商队就冲进了兵荒马乱的摩拉维亚,物理强抢市场。

可怜的摩拉维亚铁匠,被奥地利挤兑到失业,又被吸纳进工场体系,从独立的小手工业者变成了“下贱的worker”。

帮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