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倒徐(2 / 3)

……”朱载坖冷冷的说道。

他能在跟自己儿子单独相处之时,非议自己的父亲,但他绝不能允许,外人这样形容与他。

朱载坖说完之后,站起身来。

“看来,徐阁老,你真的当朕是软弱之人啊。”

“你现在告老还乡,朕立马就批准 ,可你若是不告老还乡,朕会给海瑞下旨,严查你徐家的事情,退田罢官,牢狱之灾一样都少不了。”

“严世蕃被杀,严嵩在大雪中冻死,犹在眼前。”

徐阶也站起身来。

“陛下,若是老臣告老还乡,那是不是就可免了退田罢官,牢狱之灾了呢?”

朱载坖闻言后,冷笑一声:“原来,阁老是有意激怒朕啊。”、

愤怒会让一个人失去他本来的判断能力,而徐阶便是引出了皇太子,以及先帝,刺激了朱载坖,让其明白,若是得不到承诺,自己不会这么轻易离开的。

“老臣不敢。”

朱载坖看着徐阶,过了许久之后,他点了点头。

“朕答应你,不过,朕只能保证隆庆一朝,以后的事情,朕保证不了。”

朱载坖还是退后了一步。

聊了这么多,朱载坖也越发的明白。

徐阶的段位太高了。

他若是不付出一些东西,想要将其驱逐出京,极为艰难。

承诺吗?

终究只是一句承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离开了中枢,徐阶再也没有跟自己讨价还价的本钱了。

徐阶叹了口气,而后跪下身去,朝着朱载坖行了一礼后:“陛下,老臣告退,这一退便是一生了……”

朱载坖慢慢的坐下身去:“阁老,慢走……”

徐阶听到朱载坖的话后,慢慢起身,而后缓缓地朝着乾清宫外走去,他没有回头,竟然走出了乾清宫。

走出乾清宫后,徐阶深深叹了口气。

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该回家了。

他没有回内阁,而是直接回到了府邸中,一个人在书房中,踌躇许久之后,提笔写下了辞呈。

在写辞呈的时候,徐阶的内心五味杂陈。

一边写着辞呈,一边想着自己的过往。

嘉靖元年,徐阶应天乡试以第六名的成绩考上了举人之身……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

嘉靖二年,他通过了会试,并在殿试中以一甲第三名(探花)进士及第。

及第后,他按惯例入谒阁臣,当时首辅杨廷和对他相当赏识,预言徐阶未来的名位不会在在座阁臣之下,

而后,他便开始了自己仕途。

嘉靖三年八月,徐阶从华亭北上任职。九月行至徐州,得知父丧,于是又返乡丁忧。

嘉靖六年,徐阶服阕,返回翰林院编修任上。后参与修订《大明会典》《祀仪成典》等书。

嘉靖十年,出任金华知府……

嘉靖十二年,出任徐阶调任湖广黄州府同知,又改任浙江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

嘉靖十五年十月,徐阶改按江西按察司副使,仍提督学政。

嘉靖十八年二月,张孚敬(即张璁)去世,徐阶仕途中的一个绊脚石由此消失。五月,先帝为出阁的皇太子朱载壡选拔僚属,徐阶遂被召回京师,任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读,官居四品。

嘉靖十九年六月,徐阶之母顾氏卒于华亭,返乡丁忧。

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徐阶升任国子监祭酒。

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徐阶升任礼部右侍郎。

嘉靖二十四年闰正月,徐阶改任吏部右侍郎,十二月,迁吏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