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地主家没啥两样。
她外孙不就是因为没有好家世,学校才随意开除吗?
世上总有说理儿的地方,不然也不叫新社会!
“她娘,你冷静点。
这事儿等晚上闺女回来再商量吧。
咱两眼一抹黑,上哪儿去?
正好他们哥俩身上有伤,在家养养伤挺好的。”
苏老爹怕苏老娘一上头失去理性,赶紧阻拦。
下午只有一节课,苏雪不放心孩子,一下课就跑回家。
结果,好嘛,她的俩小彩娃无精打采坐在院子里发呆。
第一眼,她的娃在发呆,第二眼,不对,这个点还没放学,她的娃竟然在家?
“娘,对不起。我们被退学了。”
两个孩子最担心的就是娘对他们失望。
娘上那么厉害的大学,他们却被人退学了。
越想眼泪越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哇,娘,对不起,我们没用。”
苏雪抱着任他们发泄。
苏老娘愁眉苦脸,把今天的事说一遍。
不用猜,肯定是高家的手笔。
“大娃二娃,你们勇敢地反抗不公,娘为你们感到自豪。
别人欺负你,你们正当防卫并没有错。
不用跟娘说对不起,也不准觉得自己没用。
学校退你们学,那是成年人的事,与你们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小小男子汉,不能再哭了哦。
这几天先把伤养好,娘会解决学校的事。”
权势,真是个好东西。
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两个孩子的去留。
要闹大家都往大了闹,看看新社会人人能不能得到表面上的平等!
高家,她倒要看看能不能遮住京市的天!
教育局门口。
苏老娘苏老爹带着俩小彩娃哭得呼天抢地,直呼“学校不公,欺负贫农,无故开除学生”。
苏雪想亲自上场,奈何苏老娘觉得闺女是体面人,这事不适合她来干。
老的老,小的小,他们上场年龄上占有优势。
再说了,她是老了,但经验丰富。
大太太经历了多少姨太太的暗算,她算是“久经沙场”,强得可怕!
门口的热闹很快引来一位记者的关注。
实际上,是苏雪估摸着苏老娘他们的时间,找人爆料给最具正义的殷记者。
“大娘,您好,我是红光日报的记者。
请问您们是遇上什么困难,才在教育局门口求助?”
记者?记者她熟啊,还被采访过一回。
被记者采访意味着可以上报纸,哼,她就让全国人民看看高家的嘴脸。
苏老娘收了收情绪,手足无措,不敢直视镜头,表情管理非常到位。
“记者是啥?
能帮我吗?
实在没办法,为了娃,我个老婆子走投无路才来这里碰碰运气。
同志,你能帮我们见见管教育的官儿不?”
殷记者让随行摄影师拍摄照片。
“大娘,若是遇上不公,我们记者能帮您将那些不公暴露出来。
您放心大胆的说,我们是人民的朋友,用文字为人民发声。”
苏老娘故作怀疑:
“真的能帮我们?”
殷记者肯定地点点头。
那感情好,苏老娘省得进去扯掰的功夫。
“同志,你是个好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就是个泥腿子,这两个是我外孙。
本来娃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