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陈书记暗访,萧烈的老领导?(3 / 4)

等等。

陈书记边走边观察,他们竟然是一道工序按顺序排好岗位,而且工人都有统一服装。

最体现细节的地方是每位工人头发都有头巾包起,干净整洁又卫生。

各岗位的人各司其职,也没人聊天,陈书记都觉得过于不可思议。

随便找个工人打听,苏雪主动回避。

问了才知道是厂里的规定,干活时不能聊天。

如果有需要,需停止手头上的活到旁边说,完了洗干净手才能再次干活。

一连问下各岗位的工人,都是一样的回答,他们的主管何婶子还拿出员工手册。

“你们都认得字,看得懂?”韩秘书开口问道。

“嗐,我们都是一群乡下婆子媳妇,以前没念过书。

但是进厂以来,苏厂长第一个要求就是让我们学会认自己的名字,写工整自己的名字。

啥时候会写,啥时候领工资,不会写,领工资时的签名就没法签。

大家为了领工资,都认真学习认字,再笨的一周都能把自己名字认得并写出来。

至于员工手册,每周一白助理都领着我们读,读得多了就全记住了。

厂长鼓励我们多识字,从身边的字认起,咱厂谁有本事谁就有机会升职,大伙儿精神头可足了。”

韩秘书拿着员工手册再找几位员工随意指几个字,他们确实都认识,就连守门的庆叔也不例外。

陈书记面上不显,心里早就震惊不已,苏雪给他的惊喜太大了。

继续转悠,陈书记的总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生产,还是管理都很全面。

甚至人事档案,库房管理,进货出货,产量变化,市场分析等等有整理得清清楚楚。

“你很好。”

能得到陈书记的夸奖苏雪是韩秘书跟着书记以来的第一人。

“领导过奖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罐头厂承载着红山大队的希望,员工们也全心全意为厂子付出,我们是彼此相互成就。”苏雪跟在陈书记身边说道。

“你倒是谦虚。”陈书记似乎也放松下来,言语都随意一些。

“你说,其他大队能否按照你的模式发展?”

苏雪是下面大队建厂第一人,今天走访一圈下来,他更坚定心中的想法。

“我一直在清水镇生活,没走出过公社,您的问题我很难给出准确回答。”苏雪实话实说。

陈书记是整个县的书记,着眼问题肯定是以全县来考虑。

苏雪猜测他此行目的意在考察红山村模式是否可复制。

“全县都穷,你就随便说说看。”

领导都开口了,苏雪只能捡着一些相关的浅谈一二。

“能否按照罐头厂的模式,我个人觉得取决于以下三点:

一是当地是否有特色。罐头厂的建立前提是这附近有充足的货源,这些货源又是市场需求的。

二是销售渠道。我们是做食品,找供销社,还有其他厂子的节礼都能销售。不同的产品销售的对象肯定不一样。

三是建厂的资金来源。有再多的想法,没有厂子,没有设备,没有人员,都成不了事。”

陈书记听完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眼看到中午了,苏雪便主动开口邀请领导去她家吃个便饭。

幸好昨天买的肉还多。

韩秘书做好领导拒绝的准备,这么多年,领导从不去别人家吃饭,尤其是那些厂长的邀请。

“行,就去坐坐吧。”

韩秘书:我没听错吧,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陈书记破天荒要去苏厂长家吃饭?

家里萧烈早就接到可能有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