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旁观者(3 / 4)

你听夜晚的马路隔着窗,不知道谁的车经过

轮胎重重摩擦着的夜色,只剩灯光微弱

夜晚的马路上有车经过,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多写实的歌词。

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能看见,多么平凡。

我经常,看着,听着,就想伸手去触摸,捧一把海水看看它梦想的颜色

我也会,看过,听过,就进入你的角色,你在追赶什么

代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听着,看过,听过,什么都不曾拥有,又好像什么都拥有了。

《旁观者》的主角不就是这样,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拥有过什么。

我只是从这世界经过,做一个平凡的旁观者,拥抱所有生命的喜怒哀乐

卫大明觉得这首歌唱到这里就已经开始升华了,对比起电影原来的立意,这首歌已经升华了。

其实不止是主角,所有人都是旁观者,都是平凡的人,时间会带走一切,不管你愿不愿意。

喜怒哀乐,生死离别,都是值得拥抱的。

听被拔掉的羽毛诉说,翅膀要征服的天空太广阔,它不难过

我只想从这世界经过,做一个礼貌的旁观者,把收到的大树赠送给沙漠

这歌词就像是散文诗一样,写实又有意境。

被拔掉的羽毛,被时间遗忘的人,不都是一样的吗?

被放弃的那个,可是不难过,把曾经收到的,都还回去。

是了然,是释然。

留下伞走进大雨滂沱,让背影记得,大地和你都很快乐

不要问我,在寻找什么

这首歌听到这里,卫大明甚至觉得自己的思想狭隘了。

歌里面的那个旁观者,已经走出了自我,比想象中的更加豁达了。

一直在往前走,一直在寻找,但是不要问我找什么!

再加上顾知渺那种随心所欲的唱法,迷茫中又带着坚定,看似矛盾,却又带给人一种莫名的力量。

有种被鼓舞的感觉!

好奇怪啊……

我看不见另一个银河,却相信时空另外个我,在更远的远方和我相遇着

近一点感受生命磅礴,不需要结果

别问我在寻找什么,别问我在寻找什么,让生命沉默地穿过

语音绕梁,最后一句,让在座所有人都沉默了。

果然是让生命沉默地穿过。

卫大明拍拍傅云的肩膀:“那个,傅云啊……”

傅云转头看向卫大明,目光中带着点求饶,一般情况下,卫大明这样喊他的名字,就意味着……

“傅云啊,我们再补拍一个片段吧……”

傅云沉默了良久,然后点了点头。

卫大明笑眯眯地,又重重拍了两下他的肩膀。

卫大明也是没有办法,顾知渺这个歌一出来,他就来了灵感,觉得他的电影还可以再升华一下。

要放开自我认知,还要把内涵扩展开来,弄成感性与哲学交织的电影故事。

虽然莎士比亚说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但是卫大明觉得自己可以增加更多的解读在这个故事里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不然,都感觉对不起这首歌。

顾知渺放下吉他,揉了揉太阳穴。

讲真,虽然她是有系统的人,但是也经不住这样造啊!

每次一接收系统给的歌曲资料,脑海里面就要翻天覆地一番。

不仅单曲循环这首歌,还是360°立体环绕音响在耳朵里面。

三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