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同样听不懂什么叫科研,一脸茫然的望着赵桓。
赵桓便给他把什么叫科研做了一番解释,刘益这才明白,兴奋的点头说道:
“官家能够有这样的高瞻远瞩,臣一定不辜负官家的期望,把科研寺这帮人带好,完成官家交办的任务,做出成果。”
“如此甚好,各方面的人才,不管是国子监的还是地方上的,三教九流都可以,不管是谁,只要他有这个本事,便把他招到科研寺来从事研究。
如果你不方便出面的,可以上折子告诉朕,朕来处理,总之在你麾下科研寺里的人要是真正的人才,不管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动手上的,要是各行业的顶尖的存在,能够完成科研任务的。
例如农耕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农,机械制造的工匠,善于配置火药的炼丹师,航海经验丰富的老船工,丝绵纺织工匠,布匹上色印染工匠等等,只要能够创新就可以,朕就不给你多做限制,由你去物色。”
“多谢官家对臣的信任。”
赵桓想起一件事,又说道:“你马上派一队人去海南岛,那里有棉花种植,而且有很多纺织棉花的工匠,他们对棉花纺织经验独到,去重金聘请一些棉纺工匠来,研究并改进棉纺机械,下一步朕要全面推广棉花种植,建立大型棉纺厂,当然也推广民间棉纺作坊,那时候就要用得着你们研制的棉纺机了。这是目前朕交给你们的第一项任务。”
在北宋末年,棉花还没有在全国范围推广,只在海南岛、新疆等地有种植。
棉花种植不占用耕地,对土地和灌溉要求都不高,同时,棉花是北方御寒的重要经济作物,能让很多人不至于在严寒中冻死。
而棉花的纺织技术,这时候是海南岛最先进,因为那里在广泛种植棉花,纺织棉布。
直到宋末元初,黄道婆从海南岛引起棉花纺织技术,并且无偿传授给长江口附近百姓,由于技术进步,解决了棉芯脱籽等关键问题,在朝廷鼓励和支持下,棉花开始大规模种植。
赵桓要将这个进程提速一百年,现在就加速推广棉花种植,这是后世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将会解决百姓的御寒问题,也能给广大南迁百姓一种新的生活选择。
赵桓交给刘益的任务只是对棉纺机的改进。至于棉花推广种植,他准备交给司农卿黄渊璟。这是司农寺的事情。
刘益告辞离开,马上着手科研寺的筹建,并招集天下能人。
接着,赵桓召见了司农卿黄渊璟,把大规模引进棉花种植的事情交给了他,让他尽快将棉花种植推广到北方及长江流域。
为此,他传旨户部尚书梅执礼,让他们拨给司农寺一百万贯,专门用来推广棉花种植,并将此项开支列入财政预算。
黄渊璟很激动,这是皇帝第一次交给他任务,而且是这么重要的任务,当即磕头表示赴汤蹈火也要完成使命。
黄渊璟退下之后。
这时,聂宇来了。
赵桓立刻吩咐传见。
聂宇是大理寺少卿,朝会等场合时常能跟皇帝见面,所以很熟。
赵桓说道:
“朕将原来的宗正寺与大宗正司合并,宗正寺更名为裁判司,专门用于民商事审判,要在县州路和中央建立四级专门的裁判机构,从低到高,实行两审终审,朕准备让你担任新的衙门裁判司寺卿。”
聂宇急忙起身,长揖一礼,说道:“臣听从官家差遣!”
“成立裁判司,并且自上而下要设立专门的衙门。朕会拨一千万贯用于修建裁判寺四级衙门。
这笔钱可能不够,朕会让工部先选重要的府州开始建设。一步步来,最终所有的州县都要有裁判寺衙门。
裁判寺是独立于当地的衙门之外,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