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章:初三第一次月考(1)(2 / 2)

真实的视角 鲁油 5144 字 2020-01-27

操作要求都非常注意。

化学书上的这部分内容又被吴真实反复仔细的看了五六遍。

数学则开始了圆相关的内容。

自然,作为初中数学中的最难的部分,吴真实显得是比较吃力的。

不过,基础还在,所以操作起来并不非常麻烦。

物理的电路图则在掌握了串联并联之后变得没有难度了。

英语则是继续初期阶段的道路探索,毕竟中考的词汇量按目前这个速度似乎是无法完成的。

于是,初三阶段的第一次月考就这么展开了。

自然,一到考试就是先考语文。

似乎前面暑假以来的努力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所以语文的题目都做得比较好。

只是在古诗文翻译中显得比较矛盾。

这次月考没有和以往一样拿出类似塞翁失马之类的小短篇古文来考。

而是选择了看似比较简单的七言绝句。

但是,作者却是个闻所未闻的花蕊夫人,这样一个名字吴真实完全找不到什么头绪。

自然,这样一篇绝句赏析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内容似乎还是比较接地气的,虽然《述国亡诗》这个名字显得比较沉重。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几句话的大体意思其实还是容易理解的,不过翻译起来似乎就比较麻烦。

毕竟,按照后面门可罗雀的注释很难搞清楚诗的背景,只是大概知道是以类似皇后角度的口吻来诉说亡国之恨。

不过,唯一的一个将后面两句翻译的翻译题却高达分,所以吴真实开始思考怎么样翻译比较好。

自然,按照前后对照,“十四万人齐谢甲”就是指的第一句“君王城上竖降旗”的后果。

而“更无一个是男儿”单看则似乎说的就是这些人中没有一个男人。

但是,结合前面两句则似乎又是在讽刺这种不战而降的事情。

于是,吴真实就显得犹豫了起来。

毕竟,单看后两句翻译和结合整诗翻译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此外,由于对于花蕊夫人的身份一无所知,所以似乎无论怎么翻译都不保险。

这么一来,这个古诗文阅读理解中花费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于是,为了保守起见,最终两种翻译都抄在了答卷上。

刚好答卷给了两行,所以一种翻译结果写了一行。

写罢之后,看了看时间,吴真实马上开始做起下面的题来。。

但是,后面的题目依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作文则完全打破了常规思维。

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