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掌叫好,或一笑而过。
那说书的人年愈六十上下,头发已白,木簪固着微乱的发髻,蓄着山羊胡,身着旧白衫,瘦骨嶙峋的。
但他的眼睛十分精神,说着书,似乎不在乎过客听客留不留钱,袖袍翻飞,唇舌不止,有声有色。
老者“接下来我们说苏秦游说齐宣王!”
“好!”
有个人叫好。
有个人则道“老头,你这些书词翻来覆去讲烦不烦!换一个!有种换一个!”
其实听书的就三个人。
一个说好的,是个汉子,看衣着不是穷苦之人。说烦的看起应该是个行乞的,是个年轻人。还有一个是孩子,好像是茶楼里的人,那孩子扎着双髻,穿着简单干净,看起来五六岁,白白净净的,也不知道听没听懂老者说的书,反正很无聊的坐在茶楼檐下,双手托脸的看着老者。
老者也不恼,也不管那行乞的,只继续精神奕奕道“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
魏织这时牵着阿宁的小手,上前笑着开口“打扰,想朝您问个路。”
说书的老者,行乞的年轻,汉子,还有茶楼下的孩童听到魏织的声音,都看了过去。
老者看着魏织和阿宁,就认真道“那且先听我说完这书,再给你指路。”
魏织听了,心道,我还是去问别人吧。
魏织问那汉子,那汉子希望魏织和阿宁听书“你们这些娃娃就该多听听书。”
魏织“··················”
于是又问行乞的年轻人,行乞的年轻人朝魏织伸手要钱“小牙,问人事儿要给什么?”
魏织“···············”
看了看那茶楼檐下的孩童,魏织转身牵着阿宁的手走了。
还是去问别人吧。
说书老者见魏织走了,便捋着山羊胡摇头道“现在的娃没耐性啊。”
汉子“没错。”
行乞的年轻人“不给个钱就想问事,这小牙不懂规矩。”
茶楼檐下的孩童“············”
魏织“···········”
天才擦黑,路上就没人了,魏织望着没人的路,转头又看向说书的老者,又看向挂起灯笼的茶楼。
准备进茶楼去问路的魏织,被那坐在茶楼下的孩童拦住了,他道“喂,你听完我祖父的书,就让你问路。”
魏织“·············”
还带这样的!长见识了!古代人!
21218216835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