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徐贵道:“尧有两个女儿和九个儿子?”
魏织看着书道:“这书里是这么写的。”
徐贵道:“尧有儿子,为什么还要择舜接替他的位置?”
魏织道:“那时候,还没有这般礼法。”
徐贵点点头。
魏织道:“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之道。”
“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做陶,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
“一年的功夫,舜住的地方就成为了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了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城镇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了舜一套细葛布衣衫,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但瞽叟仍然想杀舜,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
“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路通向外边,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路出去,又逃开了。”
“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自己,象跟他的爹娘一起分舜的财产,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都是自己的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爹娘。”
“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望他,象非常惊愕,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舜就说你可真够兄弟。”
读到这里,魏织脑后滴汗道:“舜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这样,尧才试用舜去理顺五种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事,都做得很好。”
徐贵道:“舜不生气吗?”
魏织道:“应该没有。”
徐贵道:“为什么啊?”
魏织道:“我也想知道。”
徐贵道:“舜的爹娘和兄弟都不是好人。”
魏织道:“没错。”
说完,魏织接着读道:“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时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逝世,六十一岁时接替尧登临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巡视,在南苍梧逝世,葬埋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
“舜登临帝位之后,乘着有天子旗帜的车子去给父亲瞽叟请安,和悦恭敬,遵循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为诸侯。”
“舜的儿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荐给上天,十七年后舜逝世,服丧三年完毕,禹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就跟舜让给尧的儿子时的情形一样,诸侯归服禹,这样,禹就登临了天子之位。”
“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分别在唐和虞得到封地,来奉祀祖先,禹还让他们着自己家族的衣衫,用自己家族的礼乐仪式,他们以客人的身份拜见天子,天子也不把他们当臣下对待,以表示不敢专擅帝位。”
读到这里,魏织就道:“读完了。”
徐贵道:“舜的兄弟没有死吗?”
魏织道:“没有。”
徐贵叹了口气道:“尧五十八岁时就死了吗?”
魏织道:“嗯。”
徐贵道:“那尧还会是神明吗?”
魏织道:“是吧。”
徐贵道:“魏织!还有一本书!”
魏织道:“我们明天就走了。”
徐贵愣住,道:“明天?”
魏织道:“嗯。”
徐贵道:“不多在青云几天吗?”
魏织道:“不了。”
翌日,魏织就和青铜离开了清风客栈,离开了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