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八章:目的决定法则(2 / 3)

逆熵论 坚冰覆霜 4978 字 2020-01-23

这个模型,除非他的理念与傅斌没有区别,要么盘接受,与傅斌的理念同化,否则这套引导模型对方是很难应用的。

经过这几天的思考,傅斌又总结出了《意义之塔》的一条定理,而且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定理,优先度还在之前的镜像定理之上。第一定理即目的决定法则!

这条定理看似狂妄,其实最无可争议,甚至可以上升为公理。因为目的能否达到是另一回事,但无论制定法则或遵循法则的人,都是为了某个目的而去制定或遵循这些法则,这是无可质疑的。

这里甚至包括自然法则,同样的,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至少人类文明正在一步步地打开宇宙的权限,突破原有的法则,比如现在,人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永生”这样的终极目的,突破了原来自然的生死法则,而此,是由无数的文明法则做为承载的。

第一定理即绝对参照,与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一样,是《意义之塔》最坚实的核心,这条定理如果不成立,那么整个意义之塔理论就完崩塌了,也正是如此,傅斌才再三求证,现在才最终确定。

同时,这条定理也让《意义之塔》成为一套很有主观色彩的理论,也就具有了较高的适配性,因为每个人的最终目的不尽相同。这里的目的,必须是自己坚信、坚持,绝不更改的目标,或者可以说是理想。

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必须明确这个问题!

爱情?幼稚!

财富?肤浅!

地位?局限!

正义?管不着!

真理?太死板。

自由?太矫情。

以上这些目的都是的一部分,而所有这些,若综合来看,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向。不论是钱财、地位还是真理,都就是支配世界的力量。支配一个世界?那不是上帝么?这也是《人性函数》中所述的终极之神性。

神性!傅斌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神是知能,代表着终极力量,这也是意义之塔的最顶层。不过这个目标太终极,以致于不可能有什么模型能够表达它,所以必须还要具体一些。

这又要从“意义”这个概念入手,一个事物有没有意义,意义有多大,这是可以根据设定的绝对参照予以量化的。

比如爱情、自由、钱财、权力;游戏、电影、饮酒、抽烟;生活、工作、旅游、学习……这些事物的意义,有些深远,有些浅薄;有些让人欲罢不能,有些让人不得不做;有些让人无聊消遣,有些让人刻苦钻研。

它们到底有用没用,需不需要,除了因人而异,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那就是它们是否能构建下一层意义。

比如玩游戏、看电影,如果视为娱乐,那它们就没有更高层的意义;如果爱情不以婚姻为目的,除了消遣外,同样没有更高层的意义。

钱财和权力亦是如此,如果不用它们构建更高层次的目的,那么它们的意义就低级,如果用它们通向更高的理想,那么它们的意义就深远。

总之,以自己的终极目的为参照,来判定所有事物与这个目的之间的联系通道,作用性越大的,意义也就越大。

如果自己的终极目的就是快乐,那么游戏、旅游、感情和娱乐的意义就很大。如果自己的终极目的是知,那么学习、地位和权限的意义就很大。所以只要确定一个参照目标,通过各个概念与目标之间的连线,连线的密集度,就是它们的意义值。

一套数学模型自然生成,一个个概念在“意义之塔”中闪现,排列在它们各自的位置上,但还有更多的空白模糊地带,这些都是有待填充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公式模型,需要傅斌用更多的时间去完善。

此时,这套《意义之塔》理论离四级引导模型的标准已经只差最后一线了,主要是因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