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将计且就计(2 / 3)

肋,拉回去当烧火板都费事。

一顿炮火下来,看得甲板上的日本“水兵”一个个呆若木鸡、噤若寒蝉,哆哆嗦嗦地只剩下“哈依!”“哈依”和九十度的鞠躬了。

“莱阳号”驱逐舰长近七十米,宽二十米,五桅七帆,两侧四组飞轮,水手二百人,炮手二百人,弓箭手二百人,快枪手一百人,刀盾手一百人。舰长曹英是山东人,毕业于崇明岛海军指挥学院,参加过第一舰队的远航护航任务。

这次行动,以“莱阳号”为旗舰,包括一艘驱逐舰,四艘护卫舰,掩护六艘运兵船,负责将尹绛的玄鸟军团第一军运送到大阪湾登陆。

在通过明石海峡的时候,遭遇小规模抵抗,在“青州”“齐州”号护卫舰的轰击之下,顿时土崩瓦解,其16磅的舰炮绝对不是这些看上去有些呆头呆脑的夯货所能抗衡的。

这就是不对称的战争,日本水师的思维还在如何防护撞击、火箭、跳帮等传统意义上的海战手段的时候,大宋水军的远程火力打击已经非常成熟,上层建筑开花弹,下层建筑实弹,任何船只只需一轮火炮,便折戟沉沙。

顺便,将明石海峡两侧的礁岛火力清扫一遍,一个陆战连开了上去,开始对这些重要军事要地的占领和控制。

徐庆告诉曹英,将尹绛的玄鸟军团第一军护送上大阪湾,就是完成任务,只求稳,不求快,但要声势浩大,顺便将明石海峡以东海域清扫干净。

曹英这次的舰队,还是以武装运输舰为主,那些较小的岛屿大型舰船也靠不上去,反倒是吃水较浅的运输船,可以凭借其船头两门12磅炮担任掩护,即使是运输船,也是从前到后有十门12磅炮的。

藤原忠通接到情报,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藤原弘毅的二十万大军看上去人不少,但京都盆地地势地平,无险可守,要是放任宋军登陆,京都府柔软的腹部就敞开在大宋军队的火炮之下,为今之计,只有让藤原弘毅的左卫军派出一部兵力,堵住京都盆地西南方向的战略重地大阪。

但是,大阪平野的地势地形,水道纵横,平原水系发达,才是曹英带着大量内河运输船的原因,藤原弘毅的算盘虽然打得精,但不如徐庆算计得巧。

藤原弘毅现在有点相形见绌,西北方向要防备宋军另外一股力量争夺丹波高地这个要冲;另外还要防备西南大阪方向的登陆作战,小心肋下挨刀。面对西线宋军的钳形攻势,藤原弘毅但求无过,不求有功,虽然握有二十万重兵,可一兵一卒不敢乱动,整个京都府还仰仗着他的这二十万精兵呢。

平谷川和源田盛的前后两军,正在关中平原以东,和宋军的饕餮军团两个军对峙。经过第一阶段的交手,藤原忠通也大概了解了彼此战力的对比,在一比三或一比四之间,如果抛去火炮因素,一比二是个比较客观的评判。也就是说,宋军具有一挑二的优势。

不过,这个结论要是让庞化知道了,还不把鼻子气歪了。这个瓜皮小汤圆(宋军嫌日本人的姓名太绕口,索性将藤原忠通称作汤圆,还加一个小字,源于大帅每每提起日本,总要加一个小字。)还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要不是徐总指挥让悠着点,早就将平谷川剁了肉馅了。

不错,宋军牢记军令,所有实力只能使出三分劲儿,要让小日本交过手之后,认为宋军不过如此,就是仗着火炮厉害,一对一硬碰硬,也是多亏有那么好的盔甲防护和那么精良的装备,要是让我大日本武士换上,这个比例会反过来成为十比一。

要是这个想法让平忠盛知道了,会劈头盖脸地一口啐上去,想什么呢?别做梦了。

这些日子平忠盛老老实实地跟着赵湛帅帐打杂,赵构的所有军事行动指令都是在平忠盛的眼皮子底下完成的,就是让你看着,我是怎么玩的。

平忠盛也被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