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取剑 第四十七章 再遇孙策(2 / 3)

天子剑 飞飞的羽毛 5892 字 2020-01-22

犬,接连败退,连软鞭都脱了手,慌乱之下,掉头就跑。

孙策一个箭步赶上,使出最后一式‘紫电清霜‘,一剑自他后颈而入,从咽喉而出。

“你毁我‘江东盟‘,杀我亲友,翻箱倒箧,掘地三尺,找的无非就是我手中长剑!”说着将剑抽出。

段珪扭回头,拼尽全力,说了三个字“紫电剑。”他临死也算见到了‘紫电剑’,倒也没有遗憾。

几人席地而坐,曹操这才知道,原来段珪带兵毁了‘江东盟’,可惜没有找到‘紫电剑’,于是按照董卓指示,囚禁了‘江东盟’中二十几人。而当孙策与黄盖、沈清风赶到时,只看见大堂墙上挂着段珪留下的书帛,限他十日之内携带‘紫电剑’赶到冀州清河郡,否则就打开杀戮。

孙策三人匆忙处理完丧事,然后赶到石头城紫金山,取出封存多年的‘紫电剑‘,连夜赶往冀州,途经阳平郡馆陶县时,恰好遇到南行的太史慈,于是这才一起来到这里,正在商量如何进清河城与段珪联系时,万没想到在这杨树林里碰巧遇上了。

杀死了段珪,总算出了口恶气,但是接下来怎么办?曹操与孙策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孙策认为段珪虽亡,但是段水清跑了,毕竟还有几十名‘江东盟‘成员被囚,应该趁热打铁,追进清河城,找到段水清,逼问被囚人员的下落。

曹操认为段珪也只不过是董卓与‘鸿门‘的一颗棋子而已,真正的敌人应该是董卓与吕布,况且’江东盟‘离这里路途遥远,被囚人员肯定不在清河。

孙策认为既然吕布等人正在赶往清河的路上,不如主动出击,在城中预先埋伏,杀他个措手不及,为死难的亲人报仇雪恨。

曹操认为国难当头,应先将家仇放下,如今五行剑已聚其三,再加上卧牛山庄里的‘七星剑‘,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先谋求天子剑与高祖金牍。

最后选了个折中方案,毕竟已到卧牛山脚下,曹操与夏侯惇先将‘乾坤弓‘安全送到庄主张辽手里;而孙策等先进入清河城中。双方都先与张氏族人商议对策,一旦定下计划,派人互相联系。

事不宜迟,孙策等马上启程,先趁段水清惊魂未定,先将他控制住,才好为对付吕布做准备。曹操简要介绍了张兆槐等老人,在城里对付‘鸿门’,离不开张氏的支持与帮忙。

时间尚早,双方互道珍重,然后各自动身。

望着孙策等骑马远去的背影,曹操看着手中‘青虹剑’,似乎若有所思,时至今日,在白马寺里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一样,老方丈的重托,皇帝的期盼,大汉的国运,家族的兴衰,全都寄希望于天子剑与高祖金牍上面。

董卓、‘鸿门’、张角,还有轲比能及段珪这些人,穷尽心思,不择手段,不也为此吗?

五行剑中,除了‘七星剑’外,已经全部现身,‘青虹剑’与‘霸王剑’已经在手;‘双股剑‘在刘备手里;’紫电剑‘在孙策手里。这么说,老方丈等人所说的开启髑髅台条件,基本就绪。

对了,还有这张‘乾坤弓‘,听段珪说开启时也用的着,具体什么所用还不知道,但怎么说也在自己手里,上卧牛山交到张辽庄主手里,也就万无一失了。

还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曹操脑海里,却又不知道问谁,那就是倚天剑,纵然尊为天子之剑;高祖金牍,也不过是留有只言片语而已,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呢?大汉帝国眼下衰颓到了这般地步,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靠一把剑和一块牍,真的能挽狂澜之不倒,改变大汉国运?

日头偏西,余晖映照在曹操刚毅的脸上,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坚定和执着,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他都会善始善终,决不放弃。国恨家仇,如果上苍真的将此千斤重担交给自己,那就义无反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