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论千古昏君,给小舅子封个侯爵?【求月票】(7 / 10)

要论千古昏君,进行反思呢?”

宋公文想了一下,当即说出心中的想法,道:“王大人,这与登基多久,年不年轻没有任何关系,身为一位帝王,无论何时都必须要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毕竟,帝王手握社稷神器,治下有万千百姓,这个担子非常重,不能有丝毫放松。”

“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陛下以昏君为题,就是想要以史为诫,让自己始终保持警惕心啊!”

说完这一席话后。

宋公文忍不住开始感叹了,觉得陛下真的太清醒了。

须知,这段时间以来,变法取得阶段性成功,而朝廷对高阳国之战,又取得重大胜利。

换做一般的帝王,面对这两项功绩,肯定会满足,生起骄傲之心。

可陛下呢?

对此完全不在意。

更是在殿试科举时,定下这样一个考题来提醒自己。

果然是自己眼中的千古明君啊!

而对面的礼部尚书王伦,也因为他的一席话,陷入了沉思。

因为越想,就越觉得宋公文说的很对。

的确,若不是陛下想要以史为诫。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考题呢?

因此此刻,他脸上的表情,也从之前的疑惑,变成了了然,继而道:“多谢宋大人解惑,不然的话,我怕是苦思冥想,都料不到这一层了啊!”

说真的,现在的王伦,心中对于自己那位陛下开始产生就敬仰之心。

历来帝王的确有虚心纳谏的,但真正像陛下这样。

直接摆在台面上来说的,几乎是没有。

因为帝王有帝王的尊严。

容不得他人多说。

可自己这位陛下,却似乎并不这么想。

论千古昏君,就是想要从那些举子的文章当中,来提醒自己啊。

而且这样做,还能为朝廷选取一些直言不讳的人才,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之前,王伦因为自己那位陛下,时常驳斥臣子,很是完全不理会御史台的折子,觉得陛下是一个独断专行、不听他人意见的帝王。

只是现在看,似乎并不是如此。

果然,是自己轻视了陛下啊。

所以此时此刻,他看着宋公文,心中带着些许感激。

同时也觉得,此次科举殿试的题目,虽说看起来不怎么样,但仔细想想,确实最适合不过了。

正如陛下所言,新人新气象,而现在又是天启朝的第一次科举,自是要不一样。

“王大人客气了。”

宋公文罢了罢手,继而道:“你我在朝廷中,虽然政见不同,但也同为陛下臣子,这种事情,就不要谢了。”

眼前的礼部尚书王伦,他这段时间也观察过。

当世大儒之一,也恪守礼节。

除了守旧外,其他的也没什么太大的缺点。

所以在这时候,宋公文当然不会隐瞒心中所想。

尤其是关于陛下的。

因为他谨记。

自己是陛下提拔上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为陛下考虑。

尤其是在其他臣子不理解之时,自己必须向前为陛下说话。

正如当初在雪夜里,等待老师一样。

“好。”

王伦闻言之后,当即也没有多说什么,随后邀请宋公文一同前往内阁。

现在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殿试科举的题目给定下来。

毕竟距离殿试开始,也没多久了。

而在考题呈现在内阁成员眼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