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龙鱼道人,天启朝第一次科举【求月票】(4 / 6)

运肯定会下降。

不说败坏多少气运了,

只需要持平每个月所增长的气运,那至少都是一千六百多的昏君值啊。

足够魏云弈做很多的事情了。

他又怎能不高兴呢?

当然,这般花钱的速度。

让朝廷诸多官员都产生了不满。

因为太快了,刚上来的税收,还不到几天,就直接减去了三成。

须知,这还是两项工程刚刚起步的阶段,若待后面,怕花费的肯定会更多。

所以很多官员都上了折子,请求两项工程可以暂缓,未免劳民伤财。

尤其是御史台,最近这段时间似乎也活跃了起来。

几乎每天都十几道奏折。

只是。

在经过王守元之后,每天十几道,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而赵灵瑛,也遵守魏云弈的命令,对于这样的奏折,完全置之不理。

她非常清楚的知道,无论是大运河还是魏直道,看似劳民伤财,但实际上对于大魏来说,可是有大大的好处,尤其在建成之后。

不过,赵灵瑛也因为奏折的影响,也在思考银子的事情。

历年上来的税收,虽然一大部分都要放下去。

用以去做其他的事情。

如今。

户部因为两项工程,几乎砍掉了许多的支出。

现在看来,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可如果时间一长就不同了。

毕竟之前的那些,都是朝廷默认的支出,如今被砍掉了...

就等于有一部分人拿不到钱。

虽说都是小事。

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尤其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而言,就更是如此,方方面面都不能忽视。

因此,她也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想着陛下对此,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可魏云弈对于这些,却毫不在意,只是言称有得必有失,在大是大非面前,尤其是利国利民的国策面前,很多东西都可以让路。

赵灵瑛对此没有反驳,因为仔细想想确实是如此。

就连变法,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何况两个如此巨大的工程呢?

再说。

在其眼里,这两个工程好照顾到了百姓,为百姓增加的收入,等于是朝廷惠及天下。

读过许多史书的赵灵瑛非常明白,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站在百姓一边,无论出现多大的乱子,就都可以不用顾忌。

此刻,在景德宫中。

赵灵瑛斟上了一盏茶,面带笑意道:“陛下,最近大运河以及直道的事情,都在顺利进行,尤其大运河,据督造使张应星上的折子说,如今已经准备开始了。”

闻言,魏云弈点了点头,距离御前会议获取才不到十多天。

两项工程已经有其中一个开始动工了,可谓进展神速。

当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身为皇帝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催促的原因。

否则,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

“很好。”

魏云弈轻轻抿了一口茶,继续道:“记住,这是大事,知会户部一句,但凡张应星需要银子,就直接批复,不可耽误工期。”

大运河一但开始,期间最好是不要停下,这样就能一直败坏气运了。

而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掏空了户部,就等于掏空的国库。

如此一来,还怕国力不衰败吗?

“臣妾知道。”

赵灵瑛回答,自己现在负责处理奏折之事。

所以在两项工程开始之后,就需要全程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