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前朝皇室余孽?局势严峻的镇北关【求月票】(5 / 12)

,加上长途跋涉,路上会出现很多,比如贼寇、比如天气恶劣,非常不稳定。

可若是换在海上,确实更方便,好处也更大。

宋公文并不是什么迂腐之人。

自然明白其中的意义。

一但与那些国家,彻底开始了交易,那必然会拓宽整个大魏财政收入路子。

几乎可以说,是百利无一害啊!

“好啊好啊。”

思绪至此,宋公文不由开始感叹,眼中带着兴奋之色,望向孙克俭,道:“你这个主意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啊?真的太好了,只要能稳定下来,那我大魏以后,再也不愁银子用了。”

“阁老谬赞了。”孙克俭闻言,继续道:“而且,海上贸易一但能做成,咱们也能让商人参与进来,让他们去其他的一些国家做生意,然后,咱们在这个条件上,增加海税。”

“到后期,朝廷主要掌握最主要的货物的交易就可以,其他的,都能够放手。”

“又能赚其他国家的钱,又能赚商人的钱,总之,好处多多啊。”

此刻,孙克俭很开心。

因为在家族做的那些生意,在其看来都不算什么。

再厉害又能如何呢?无非是富可敌国而已。

只有朝廷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生意,那才是大头,一趟几十上百万两白银,以后甚至还更多。

能不能赚钱无所谓,主要是享受这个过程。让所有人看看,谁说自己没这方面的天赋?我孙克俭做的,可是诸国的生意,谁能比?

至于旁边的宋公文,也是不断点头,认为这个计划绝对可行。

“不过...”这时候,孙克俭却叹了口气,道:“海上贸易虽然好,但问题就在于海寇之患,那些人比草原蛮子更狠,若不解决这些人,此事就无法做成。”

海寇,顾名思义,就是海上的贼寇。

他们漂泊在大海中,神出鬼没,手段亦非常残忍。

大魏的沿海地区的百姓,就时常遭受这些贼寇劫掠。

“没错,想要开启海上贸易,海寇确实是个大问题。”宋公文听到此话,也是这样认为的。

大海的情况,比草原要复杂太多了,若无法解决,这件事情就做不成。

只是很快,他忽然神情一变,眼中带着惊愕之色,当即开口道:“孙大人,我想,关于海寇的问题,陛下可能已经预料到了。”

什么?

陛下已经预料到了?

孙克俭顿时一愣,忍不住道:“阁老何出此言啊?”

“你应该知道,前镇北大将军赵继光,已经被陛下任命为海州指挥总使了吧?”宋公文道:“海州水师,其实在先帝时期就已经建立了,但因为海寇之患并不严重,所以水师的建立,也不受重视,就连指挥总使这个位置,也一直是空缺的。”

“可陛下,为什么突然突然派赵继光前往?赵继光可是老侯爷的长子,镇守北境数年。”

“虽说做的不尽如人意,但在军事上的才能,在我大魏无疑是排在前列的。”

“有他在,定能够整训水师!”

宋公文越说越激动。

起初他还不了解,为什么陛下要突然赵继光去统领水师。

可如果是为了对付海寇的话,那就能解释通了。

毕竟之前的大魏一般的军队。

都是为了北境准备的。

水师虽然有,但整体实力不行。

可若是有了赵继光这样的人,那不出几年,必然能够焕然一新。

尤其在听到海上贸易之后,宋公文更是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当即开口道:“难道,陛下早就发现了海上贸易的好处,所以整训水师,为的就是情理海寇。”

“为我大魏与各国的交易,清理出一条安全的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