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齐国崛起,中原变局(2 / 4)

的暗子,只是这个暗子懂得审时度势。

如果齐军拿他城阳国没办法,那这个暗子就会无视齐小白的要求,可要是城阳国大势已去,那以献城大功换投新主也是自然。

当北海国大军,截断齐军后路,准备和城阳军前后夹击时,他们傻眼了。

城阳国都上的大旗已然换成了齐,等北海军意识到问题大了,想跑时,四面八方的齐军却已然将他们合围。

北海国大军踏入了齐军的伏击圈,接下不用多说,齐军大获全胜,将北海援军一举歼灭。

整个三月,齐军一直在征伐的路上,接连兼并城阳国和北海国,一举统一青州。

取得这么大的功绩,总得要停一停了吧,可齐军并没有。

凭借城阳国和北海国的缴获,外加两国的降兵为先锋炮灰,齐小白居然一路打到了兖州,并且灭掉了东平国。

这里就不得不说中原三国的版图了,其中最强的自然是魏国,占据豫州全境,并且有触角伸到冀州和兖州。

晋国则是占据冀州大部,除了魏国和赵国各自占去的几个县,说一句一统冀州不为过。

至于赵国就是三国里面最弱的了,虽然占据兖州大部,但还有几个郡县一直没有平定,东平小国就是其一。

三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版图牵连紧密,互相制衡。

突然崛起的齐国,眼下灭掉东平国就能直接攻打赵国腹心本土,赵国举国震动。

东平国没什么威胁,赵国可没放太多兵力防御这个方向,如果防御不及,可能会被齐军长驱直入。

赵国国主急切之下,抽掉陈列在冀州和豫州边境的大军去堵截齐军,这么大的动作当然会被魏晋两国察觉。

不用多说,三国之间可不是什么友好同盟,痛打落水狗,上去分一杯羹才是关键。

魏晋两国大军攻入赵兖,赵国边境城池接连失守,节节败退之下只能坚守郡城这种坚固的大城。

可被三面围攻,赵国哪里又能坚持多久,不出意外,三家分赵已成定局。

齐国这一动,不仅牵动了中原三国,更是让应鸿羽看到了东出的时机。

秦国就是三家分赵的意外,也是赵国的救星。

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

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

兴平九年四月三日,清明前夕,秦国发动突然袭击,大军东出函谷关!

秦军的大举进攻,令洛阳一日三惊,不过魏国还是有所预防。

毕竟最重要的西关门户函谷关是在秦国手上,秦国随时都能东出,直攻洛阳,但凡魏国稍有战略眼光都能看到这点。

所以在魏国,洛阳不叫洛都,只是魏国依仗控扼洛阳盆地的一座大城,真正的魏国国都在许昌。

在魏国西北边军的有意退缩下,秦军攻城略地,逐渐占领了除洛阳之外的诸多城池,最后以大军十五万叩关。

赵国抓住机会,给魏国传信,说你再不把军队调回去支援,便豁出去把魏国主力拖死在赵国境内。

绝望之下的赵国说不定真敢这么做,没有函谷关,洛阳的战略位置对于魏国来说太过重要,最后魏赵双方只能达成协议退兵。

魏国转回去和秦国大打出手,赵国顿时少了一大压力,同时应对晋、齐两国的进攻虽然也很困难,但不至于立马亡国。

甚至在魏国主力退回豫州后,赵国还顺手把魏国和彭城国交界处的谷阳国给灭了,这样一来,也算给赵国增加一条后路。

谷阳国就是当初的二代乞活王周良的节度封地,他在大虞末年应鸿羽操持朝政时,得到了子爵之封,因此以谷阳一郡之地开国。

曾经周良也是掀起大虞灭亡序曲的弄潮儿,他开创了各路反王的先河,攻占洛都,逼迫朝廷西迁。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