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狙击大师(2 / 5)

队生活。

从执着到坚韧,演员王彦霖将罗星身上这种有担当的热血男儿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有冲劲有能力,相较以往多了军人的帅气冷峻,眼睛里流露出藏不住的坚定沉稳。

出场十分钟却有着全片138分钟的存在感,一是因为对角色的良好把控给观众留下了刻的印象,也成为该片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二是罗星从头到尾都活在顾顺的台词中,变成大家心中最好的狙击手,和最需要脑洞的角色。

“你能跟着罗星说明你有点本事。”

“他是我见过最好的狙击手。”

“罗星不会选错人的!”

顾顺和李懂这对生死搭档可以说一直是“带着罗星”战斗的。

所以苏齐对罗星还是很欣赏的。

不过他之前的欣赏,都从电影里获得,但现在,他一看到罗星递给他的那一把狙击步枪后,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

罗星递给他的是一把八八狙,但又不是普通的八八狙,而是一把经过了罗星自己改装和打磨过的八八狙。

在国内军迷圈中,88狙击步枪有个特殊的诨名,叫反人质狙击步枪。

这个称号是源于2011年的一次执法行动中,某市的特警狙击手在处理人质劫持案件时失了手;人质头部中了一枪,而罪犯只是脖子被擦破了皮,行动完全无碍。后来罪犯被警方展现出来的魄力和武力所震慑,选择了举手投降,人质被送往医院急救。

客观的说,这次失误的行动中,88式狙击步枪本身的性能不足只是一个次要、而并不具备决定性的因素;

真正的原因在于,国内不少城市的特警训练,在当年不够科学严密,对实际行动缺乏足够的可预见性、可参照性、可执行性。

88狙的精度本身不高,按照军方的出版社在2000年公开出版的中所附射表的数据;88狙在100米距离上,高低散布密集界为5厘米,方向散布密集界为6厘米。根据散布密集界与散布圆半径的换算公式,88狙的百米散布圆直径是18.6厘米。

换言之,88狙的实际精度是6.7oa,百米保证打中乒乓球拍,如果要求降低到2枪1中,能打中乒乓球拍直径中央1/3的区域。

这个精度也是为何在中,88狙的要求是单个目标,100米内1枪1中,100米外2到3枪1中,500米外不做要求的原因。

现代标准狙击步枪的标准要求一般是优于1oa,确保在90100米上能保证一元硬币大小的范围;在反人质劫持射击中,这意味着人的脑干或者高位脊髓。一旦被击中,罪犯将瞬间失能死亡,无力造成严重后果。

在城市执法过程中,由于环境复杂;一方面射手有大量的隐蔽掩护,另一方面追求尽可能准,实际上射击距离都非常近。

美国的统计数字是,狙击手执法射击,平均射程65米左右。

由于当时射手开枪的距离非常近——远小于65米,88狙本身的精度已经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命中误差了。

其实所有罪名也不能全怪在88狙上,失误的关键在于,射手和现场指挥人员,缺乏复杂环境下射击的系统理论认识和实际训练——尤其是穿透介质射击;草率的制定了穿透玻璃射击的战术决策,未能预估到子弹穿透一定厚度玻璃以后的大幅偏转问题,导致了误伤。

玻璃的硬度非常高,子弹在穿透一定厚度的玻璃以后,无论射击角度如何,都会向垂直于玻璃的方向偏转。但是枪弹不同,射击距离角度不同,玻璃类型和尺寸不同,弹头穿透以后的效果和偏转程度也不一样。

特别是小口径枪弹,射击玻璃的结果特别难以预料。

目前,西方狙击手通常认为,实施此类射击需要7.62毫米口径以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