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虽远必挖(3 / 4)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4511 字 2021-12-18

挖!

数万法德狗腿子现在都成了矿区的监工,这算是之前他们为某新皇血战到底的丰厚回报了。

监工不用冲锋陷阵,伙食和薪酬待遇还很好。

每月五个银币加上半石大米起步,级别越高,赚得就越多。

矿区管吃管住管衣服,还给每人配备了坐骑。

工作也很简单,就是负责巡逻矿区,维护当地的治安,顺便抓点逃走的奴隶矿工而已。

在北方的诸多矿场,均有檬古骑兵负责协助。

而在南洋地区,则由某新皇派去的王师退伍兵来协助。

用法德监工的原因,就是让他们管理欧洲过来的奴隶矿工。

王师的退伍兵能识字就不错了,指望他们掌握外语就是天方夜谭了。

某些法德退伍兵也会一点外语,法军退伍兵有些许会说西班牙语的。

德国雇佣兵不少会说英语,这就便于矿场接收从欧洲战场运过来的矿工了。

从昊菁二十五年开始,大明港口和南洋矿场便开始陆续接收运过来的白皮矿工了。

前两年,每年都能获得大约一百万左右的矿工,极大地缓解了各大矿场的劳动力缺口。

由于只要将“非常货物”运抵明帝国,便可以立刻拿到银币,船主们也热衷于这种远洋贸易。

有了钱便可直接从港口采购明帝国的诸多土特产,运回欧洲便可大赚一笔。

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欧洲几乎有一半数量的船主从在从事与明帝国的贸易。

不一定是直航明帝国,还可以将货物运抵苏丹运河北段,然后由奥斯曼帝国的商船负责运输接下来的路程。

奥斯曼人的货物充抵东西也很有吸引力,那就是灯油!

这玩意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国主要的照明能源,而且奥斯曼帝国的出口价非常合理。

比起明帝国的同类产品,欧洲各国都愿意用价格低得多的奥斯曼灯油。

加上干果、毯子、玻璃、镜子等商品,法荷两国的船主们也能赚到不少的差价。

苏丹运河开通之后,运河南北两端的港口便成为了大型的物资集散地。

这使得奥斯曼帝国不但可以通过运河来赚钱,通过港口的物流园区也能大赚特赚。

事实证明,只要地段足够好,那就不可能受穷。

现在奥斯曼帝国的上上下下,都尝到了运河所带来的甜头。

玻璃、镜子、成品油的技术,都是某新皇送给苏丹的礼物。

玻璃和镜子完全是免费的馈赠,成品油是半劈的赚钱方式。

某新皇当然不会傻到往本土运油,炼油的分红用战马和干果充抵即可。

随着大明本土没了战事的隐忧,富裕起来的一群人也开始追求品质生活了。

故而奥斯曼出产的干果,就成了市面上最受欢迎的零食之一。

大明也产核桃、松子、榛子之类的干果,但吃过开心果的人,就一定会分出它们之间的高低贵贱了。

毫不夸张地说,某肥宅亲王就是吃开心果长大的,吃完还不忘舔手指……

某皇兄懒得管他死活,让揭暄牵着去欧洲散养就行了。

反正已经有后了,死在那边也没关系!

若是没死,某新皇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加以猜测。

某肥宅多半会带着一船的战利品和一船的美食,意气风发地凯旋而归!

若是能用某肥宅换一百万奴隶矿工,某新皇是绝对愿意做的!

一百万奴隶矿工至少要花一千万银币,对北廷来说,这是很大的一笔支出。

由于马鞍山铁矿和江西钨矿和稀土的全面开采,南廷也开始需要大量的矿工了。

好在有缅甸这个免费的索取地,运来一百万矿工挖矿是完全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