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能不能直接造就盛唐的辉煌?有不少学者认为能够,我却认为不能。诸子百家虽然很好,但缺少一种马背上的雄风,缺少“天苍苍,野茫茫”的空间气象,同时,又缺少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交融。这一切,却由孝文帝和北魏王朝补足了。看似最没有文化底蕴的族群,完成了最宏伟的文化整合。
年轻的孝文帝死于公元五世纪的最后一年。他不知道,由于他的整合之功,中华文明已经避免了一次几乎必然的灭亡。在遥远的西方,与中华文明一样伟大的罗马文明也遇到了“北方蛮族”的反复侵扰,终于在公元五世纪七十年代,西罗马帝国灭亡。由此,西方进入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西方文明才重露曙光。
经过前后左右的反复对比,我对孝文帝评价很高。这些年我一直被河南省黄帝故乡聘为“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主席,我曾在演讲中设想,如果设立一个“黄帝大奖”颁发给历代为炎黄文明作出过最大贡献的五六个人,我主张让孝文帝入选。
高度评价孝文帝,也能使我们进一步荡涤狭隘的民族主义思维。中华文化的伟大,是多元融会的结果,这中间,很多少数民族的杰出人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希望在这里与诸位达成共识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玩耍民族主义,更不要把民族主义推向极端。
在古代,文化融合,常常表现为“胡汉一家”,即“胡人汉化”“汉人胡化”。我想请你们今天回去后作一个准备,下次的课程一开始就要请大家举出历史上胡汉相融的点滴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