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霍去病却让它烂掉。
这也是自污之术。
当然,千万别问,为什么不放冰箱啊。
不过依照汉武帝对霍去病的那种宠爱,大概率不会猜忌。
因为他大概率将霍去病看做他自己的化身,替自己在战场征伐,完成他身为帝王,不能上战场的遗憾。
霍去病可是葬在刘彻的茂陵侧,各种待遇,待遇比亲儿子都亲儿子。
再到后来,霍去病托孤霍光。
刘彻再托孤刘弗陵,其实这都是美谈。
其实当时大汉朝几乎已经快亡国,社会矛盾冲冲,打仗是要花钱滴。
当时的大汉朝,尤其是刘彻晚年一顿骚操作,败光了各种精锐,对匈奴的战争屡战屡败。
让匈奴一下子发现,之前令他们心惊胆颤,打的他们胆寒的大汉帝国也不过如此。
一下子没了敬畏之心,燃起了他们的希望。
而巫蛊之祸导致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此事是大汉帝国停止对外作战的至关键。
武帝晚年疑神疑鬼,处于暮年的帝皇渐渐没有以往那么英明善断,并且相信巫蛊之术。
长此求仙不得,汉武帝自然心思不安。
并且总怀疑有人以巫蛊手段来陷害他。
第一起巫蛊大案,宰相公孙贺满门抄斩,汉武帝的两个亲生女儿,阳石公主与诸邑公主也涉案被杀。
同时被杀的,还有卫青的儿子卫伉。
最大的巫蛊案是皇太子刘据案。
皇太子被逼反,与政府军血战五天,长安城内死亡数万人。
皇后卫子夫自杀,太子刘据自杀,他的两个儿子被杀,株连而死者不计其数。
这一通事情搞下来,骚操连连,大汉帝国被折腾的也快凉凉。
最后接受忠臣的纳谏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大错,而且还失去了太子和皇后,悲痛万分。
于是,汉武帝反省一路以来,自己求仙不成、又因巫蛊之祸害死太子和皇后,感到十分愧疚与悲伤。
最后下了轮台罪己诏。
再后来就是托孤刘弗陵给霍光等人。
正是因为有霍光后来一系列的政策,大汉才慢慢恢复,昭宣中兴。
霍光的结局很好,但他家的结局不好。
被灭族了。
当然,这与霍光没啥关系,包括霍光,其实也一直是忠臣,这一点毫无疑问,也没啥僭越。
包括,汉宣帝哀求要立许平君为后,霍光也是有恻隐之心的。
关键是败家娘们的问题。
他婆娘,觉得自己女儿没当皇后,内心极度,把人家汉宣帝发妻给毒死了,这梁子结大了。
其实霍家按理说不会有问题,就是太膨胀了。
霍光的葬礼足够豪华,但老娘们觉得还不够。
总之一系列操作,最终新仇旧恨,一起结算。
如果真硬说霍光有问题,那么就是他对于家庭疏于管教的问题,才导致后面的祸事。
但霍光的功绩,后面的宣、成、平帝都是十分敬重尊奉。
可以说,当时汉武帝后,没霍光,真可能要亡国。
所以,历史上有那句,如无伊尹、霍光才,不可行废立。
霍光其实也是众多文人追求的目标,因为他与皇帝同样是真心交待。
包括曹老板后期,他觉得自己做不了征西将军了,退而求其次,想做霍光。
好吧,局势不同,他也做不了霍光。
献帝也不是昭、宣。
权利这种东西,一旦尝到了甜头,再想夺取,就跟挖他的肉一样。
而且曹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