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疆急报,顷刻计成(3 / 4)

的,刘备是假仁假义。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是假仁假义?

可以这么说,三国时期,没有曹操,刘备能再次建汉。

曹操没有遇到刘备,也可以如愿,成为大汉征西将军。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还有一个故事,黄倩跟随刘备在夷陵大败后,在江北被困了数月,最终无奈,投降了曹魏。

不久曹丕身边有人说,刘备已经杀了你的家人。

黄权闻讯,直接摇头,大致是我明白刘备的为人,他不会这样做。

而来,果然传出刘备仍待黄权家人如初的消息。

是朕负权,非权负朕,何罪其家属?

曾经看过这么一段评论老刘的话。初见时,觉得皇叔仁厚,再见时,觉得此人虚伪。直至后来,发现自己做不到敢带数千士卒去解徐州之围,发现自己做不到半生颠沛仍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从文学以及剧情创作上,其实更欣赏曹操,因为他的性格多变,复杂,杀伐狠辣,又英雄盖世,为不世英豪,具有很强的开拓性。

但从人生上面,其实更喜欢刘备,因为受到的挫折与失败太多了,却始终能败了又站起来,没有蹉跎。

这一点,没几个人能做到,这是我们学习的所在。

包括在那样一个乱世中,想要保持仁义,仁慈,很难,很难。

曹某人可没少行屠城之事。

曹操,孙权,屠城之事不是没有做过,张角,董卓那种视人命为草芥人,屠城之事更是家常便饭。

当然,刘某人能够在乱世站稳脚跟,一味的仁慈也绝对不可能。

一个豪雄人物,也根本不可能柔弱,只是相当大局仁德,仁慈。

他曾记得以前,同学见读到有关于其中文时,几人便在讨论。

当时有一人说,站在上帝视角,他很喜欢曹操。但他又说,估计真正生活在那个朝代,恐怕是曹军口中的一块肉脯。

也有同学说,若是他穿越到那个时代,即便知道结局,也依旧会相助刘备。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要与天斗上一斗。

也有人说,假使刘备成功了,也许后来便不会有那么多朝代。

只会有一个朝代,汉。

因为三番四次的兴亡,又再次建立,会在所有人心中留下期待和坚持。

对于强大的汉朝,更会浓郁的归属。

毕竟前面三次灭亡都光复了,那么未来,也依旧会光复。

因为汉朝的影响太深

五胡时期,刘裕也好,刘渊也好,都是称自己为大汉后裔。

当时大汉都已经亡国多少年了,但仍旧有人心心念念。

那为什么大家只逮住老刘批判呢?

因为大家接受了老曹就是那样的人嘛。

就像是一个好人,做了一百件好事,最后做了一件缺德事,就否定之前的好事。

就如,一个坏孩子,做了九十九件坏事,最后扶了一把老奶奶,结果众人就夸赞。

至于诸葛亮,你看他的标签是什么,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什么叫军事家?

整个三国能称之为军事家的只有两个,曹操,诸葛亮。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诸葛亮是著名兵家兵阴阳代表人物,搞内政?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治戎所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我数学拿了100,语文拿了99,所以我只擅长数学,而短于语文?

其实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