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先生弟子才学朕早已见识,想来这又是一位俊才。”
嬴政颔首说道。
韩非与李斯也看向这个自己的小师弟。
张苍也立即冲着两人作揖见礼。
“多谢始皇帝,能得见始皇帝,才是他的荣幸。”
寒暄过后,嬴政进入正题。
“朕阅先生著作,闻先生性恶之说,获益匪浅,今日得见先生,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嬴政态度谦和有礼。
这让张苍有些讶异,显然没想到传言中无比威严、霸道、残暴的皇帝,与传言是如此截然不同。
“果然坊间谣言不足信矣!”
张苍心道。
“岂敢岂敢。”
荀况连连摇头,空中却是说道:“做大事者,跳出是非对错善恶之念,做事不论是非,但切记要心存人已,若无仁义道德,心中便无底线。”
其实对于嬴政荀况也很好奇。
嬴政听了微微点头,口中却是道:“仁义道德、以及底线,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可以不断下调与突破的,唯有律法长存。
只有律法才是一切的底线,不可逾越的底线,若只有仁义,如那无根浮萍,那就是没有底线,相反触碰律法,不论是皇子公卿还是庶民,皆可按律惩办。”
“始皇帝所言有理,律法是底线,道德则可教化世人,免其触碰底线,少灾祸。”
“法不可非,礼不可无,因此当礼法并施。”
“先生可教朕乎?”
嬴政来了兴趣。
见嬴政追问,荀况自也不会隐瞒,凯凯而谈,“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二者可以相互为用。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
“法治为暴察之威,礼治为道德之威。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而不能成‘王’。如果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嬴政听了眼睛眯起,荀子的意思是:礼义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们爱好礼义,其行为就会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罚,百姓也能自然为善。
一旁李斯欲言又止,不时看向嬴政,而韩非则暗暗点头,张苍也露出深思。
“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我听闻皇帝继位之初,便在军中开设学堂,识文断字,教以忠义,因此习得忠义之人,也必为皇帝用命,而不生乱。”
这时荀况突然又说了一句。
嬴政听罢微微颔首,“儒之教化,法之天下。”
嬴政缓缓站起身,背负双手,仰头说道:“朕明白先生意思了。”
说吧之后,嬴政转身便走。
韩非与李斯正要跟上,却被嬴政拒绝,让两人与其师叙旧。
两人也眉头紧皱,不知嬴政的意思。
荀况望着嬴政的背影也露出沉思。
他也看不透嬴政的心思。
半月之后,始皇帝过彭城,至衡山,乘舟之湘山祠,自南郡由武关而归咸阳。
……
三年后。
始皇帝二十年。
极庙。
嬴政高坐皇位。
“始皇帝诏:屠睢灭东欧、南越有功,全体军卒、将领爵升三级,刑徒刑期减半,期满之后,愿留当地者赐田三十亩,其他商贾、赘婿愿留当地者,皆赐田百亩,有功者按律赏赐。
并任屠睢为南海郡尉,节制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任嚣任闽中郡尉,因四郡初定,人心不稳,郡守一职暂缓。”
赵高将嬴政的旨意告知之后,将圣旨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