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喊道。
阳泉君自知自己不受嬴政待见,而且当初失了相位,就已经没有接触权利核心的机会,而如今楚系全力捧的也是芈启。
“大王,公子启乃我秦国公主之子,体内同样留着嬴姓之血,在咸阳出生,在咸阳长大,于庄襄王时期入朝为官,在位时勤勤恳恳,无有错漏,而今又任谏议大夫,常伴大王左右,论能力,论地位,当得内史之职。”
此话一出,百官为之一寂。
他们突然想到,当初嬴政提拔芈启的时候,就说过让芈启担任内史之位,但被吕不韦以李全在位勤恳无有错漏而拒绝。
如今阳泉君突然举荐公子启,难保背后没有秦王的授意。
有些人已经目光小心望向嬴政。
但嬴政面色却是没有丝毫变化,让想要窥探嬴政心思的众人纷纷失望,心中暗叹嬴政小小年纪,却是城府深厚。
一般新王继位,换自己信任的人担任相邦是常见的,各国也都一向如此。
只不过嬴政继位时太过年少,所以吕不韦一直稳居相邦之位。
而嬴政这一年来,也没有对官员做出较大改变,让大家都放松了警惕。
但一年的韬光养晦,嬴政终于出手了。
甚至这一刻他们都在想,这次所谓的刺杀是不是嬴政自导自演的一场戏,为的就是以一个合理的理由拿下内史之位,顺便杀鸡儆猴。
毕竟时机太巧合了。
天下间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秦王行踪岂会如此轻易暴露,又怎会正好有刺客出现?
这样一想,不少人纷纷心中一凛,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那王上的心机未免太深了。”
这一刻,之前纷纷出言举荐之人一下没了声音。
阳泉君颇为自得的上前,继续道:“而且不久之前,楚王有意与秦修好,公子启乃楚王之子,若得重用,也能修缮我秦国与楚国关系,对瓦解山东五国联盟有益。”
“所以,臣认为,公子启再合适不过。”
阳泉君此刻一脸肃穆。
让他国臣子、公子在其他国家为官,在这个时代很常见。
比如之前赢子楚便将纲成君蔡泽派到了燕国为臣。
以前还有他国公子在其他国家担任了更重要的位置。
其他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
更何况芈启不止是楚王之子,也是秦国公主之子。
众人听得此话,也纷纷无言。
论亲缘,芈启乃昭襄王之外孙,庄襄王姑母之子,与渭阳君也是同辈,背后有楚系支持,如今也得秦王信重。
韬光养晦一年,秦王开始重用自己信任的人,很合理。
“相邦以为呢?”
嬴政脸上露出微笑,笑看着吕不韦,轻声问道。
而在嬴政身后的赵姬皱了皱眉,张口欲言,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她素来不喜楚系之人,但是既然这是爱子的选择,那她相信爱子一定另有盘算,所以她没有开口,有疑惑等回到甘泉宫只有她们母子二人,她可以慢慢详细询问原因。
反正爱子已经给了她承诺,她在爱子心中地位最重要,为了不让她遭遇自己与华阳太后的矛盾,爱子甚至不准备立后,以确保她在秦王宫内独一无二的无上地位。
简单来说,嬴政为了她不立后。
这是什么样的爱?
因此,赵姬相信嬴政。
吕不韦抬起头来,与嬴政对视一眼,瞬间有所明悟。
一年前,嬴政便要提拔芈启,只不过被他否决。
当时他也没多想,因为他并非完全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