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答谢(1 / 2)

陶父几人进房间坐下没多久,就听见陶明华打招呼的声音“爹、娘,我来了!哟,大哥也在呢!”

“行了,先别寒暄了,我跟你说个事,你跟宝珠的婚约只是我跟你赵叔之间的醉话,你就当没这回事。”说完,又不放心的叮嘱着“你赵叔教了你那么多本事,带着媳妇一起过去给他看看,别有心理压力,你赵叔的为人也不会为难你,之前怎么交往的以后也怎么交往就是了。”

又对着大儿子道“老大,留你在这里也是这个意思,让你媳妇也别出去乱说。

你是知道你赵伯父的性子的,万一听见关于宝珠风言风语,他能整的你有苦难言。”

“知道了,爹,你放心吧,我媳妇不是那长舌的人。”

这么多年相处了,陶父哪能不清楚家里人的性子呢。不过是想着二儿子离家多年,不了解情况才多嘴一句,省得兄弟之间出矛盾。

“我赵叔叔没跟您动手吧?”陶明华担心,毕竟这村里谁不知道赵大夫视女如命。

“你是巴不得老子跟人打架是吧,混账玩意,干出这种事还没脸没皮的。”说到这,陶父就忍不住的生气。

“那能怪我吗?任谁出门前被自己亲爹告诉跟45岁的娃娃定了亲,也不会当真吧。

这亲事是您喝醉酒定的,当然就得您去解决了,谁让你坑儿子来着。”陶明华不客气的怼着老爹。

“要不是你突然说要去打鬼子,我会来不及说。滚滚滚”说起这个,陶父怒了。

“滚就滚,吃完饭,我就去赵叔家赔礼去。娘,你帮我去挑礼物。”陶明华根本不在意陶父的态度。

陶母跟陶大哥也见怪不怪了,就知道之前那温和的相处都是假象。

东次间内,三人将给赵家准备的礼物放在一旁。

又将自家人的礼物挑出来送到各自房间去。

到了爹娘的屋里,先将补品什么的放下,梅小冉又拿出来准备好的钱塞给婆婆,说“妈,这是我们准备的一点心意,您好好收着。

咱们在部队也照顾不上你们,手里拿点活络钱,我们也能放心点。”

陶明华在一旁帮腔“这钱您拿着,这十几年都是大哥照顾你们的,我也只能出点钱了,不然心难安。

我现在是连长,工资13块多,以后每月都会寄三分之一回来,要是涨了也按这个算,就当我为家里出的一份力吧。”

话音未落,陶大嫂就叫开饭了,陶明华两人趁机往外走。

吃完饭,两人回房拿上挑好的礼物往赵家走,边走还边跟妻子追忆着跟赵家相处的时光。

以前陶老二还在家的十几年里,跟爹说着说着就斗嘴吵吵,这种事基本隔天就要上演一次。

陶明华吵完就去赵家找同龄人赵老大一起,上山采药、抓野物,要碰上了授课就坐一旁听课,晚上回家睡觉。

当时因为粗通医理在战场上还立过功,受了重用,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贵人之一。

这次回来,一为赔礼二为道谢,所以礼品准备的格外丰富。

至少当夫妻二人提着礼物去赵家,满口子说太客气的。

“赵叔,赵婶,我来了。”陶明华仗着自己脸皮厚,到赵家倒是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赵母“来就来吧,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都提回去。”

又拉着梅小冉道“这是你在部队找的媳妇啊,长得可真俊,不愧是部队出来的看着就精神,好!”

“那是,别看梅小冉同志打眼一瞧不显眼,人家可是跟着武术大家拜师学过拳法,进了部队也是上过前线打过敌人的。”

赵父一听,立马称赞“那可真不错,够胆。”

不止赵父,在场的赵家众人都对梅小冉表示惊奇,之前虽然知道女同志上过战场,但没想到人连敌军都敢杀,这可是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