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贪嗔痴与放手(2 / 3)

极品相师 鲲鹏听涛 3492 字 2022-11-10

代人世生灭,而正智和如如则指代真谛。

三自‘性’中前两项自‘性’同样指代生灭,成自‘性’则指代真谛reads;。

八识的前六识是生灭,后二识是真谛。

二种无我的人无我是生灭,法无我才是真谛。

及至整部《楞伽经》的脉络,似乎也是如此,了四‘门’为生,离四‘门’为灭,如来自觉圣趣则是真谛。

贪嗔痴三字自然不可能概括整部《楞伽经》,可是这三个字却伴随了整部《楞伽经》。无论是细节,还是宏观,似乎都离不开贪嗔痴。毫无疑问,贪嗔痴意味着所有的生灭,林浅的这番总结,也只是没有说出佛‘门’的真谛罢了。又或者,他认为本没有什么真谛,人世间有的不过生灭二种,是以才会对《楞伽经》做出这样的总结。

念及于此,史一航正‘色’看着许半生,恭敬的说道:“承教了,许少说的对,虽是游戏之语,可也朴素至真。”

许半生点点头,笑道:“石先生可猜得出我他又是如何总结《金刚经》的?”

《金刚经》全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几乎是佛教流传最广最为令世人所知的了。卷末有四句偈语,更是连贩夫走卒都能诵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几乎可以算是流传最广的佛经了,跟“如是我闻”四字有的一拼。

突然听到许半生提及《金刚经》,史一航心里第一时间浮现的也是这四句偈语。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四句偈语也可以算作是对《金刚经》的一个总结,所以史一航在一瞬间就想到了这四句话。

可是显然,林浅绝不会用这样的四句本就存在于经书中的偈语来对这部经书做总结,他必然有更惊人之语。

其实史一航已经想到了,只是不敢说,道‘门’中人这样去总结佛经没什么问题,他作为佛‘门’中人,还是不敢如此轻浮。

而且,史一航想的更多的,是许半生为何突然跟他说起这两部经书。说起《楞伽经》好理解,这包间的墙壁上本就书写着整部的《楞伽经》,可《金刚经》呢?难道是许半生存心卖‘弄’?换个人或许可能,但以许半生的‘性’格,绝不会如此。

“他到底在暗示些什么?”史一航脑子里‘乱’的很。

许半生看出史一航的疑‘惑’,又笑着说道:“他说《金刚经》洋洋五千余字,其实不外乎在教人‘放下’而已。”

史一航的身子微微一震,他刚才也想到了这两个字。从金刚经整部的叙述来看,这样总结虽然稍显偏颇,但也勉强说得过去。《金刚经》主旨世间一切都是虚幻,人类作为匆匆过客,不应对这‘花’‘花’世界过于执念和‘迷’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就是在教世人放下。

再度拱拱手,史一航小心翼翼的说道:“林浅真才。”

许半生还是微微笑着,道:“你也不必这般谦恭,说的也就未必对,他游戏惯了,姑妄言之你且姑妄听之。”

“许少究竟想跟我说什么?”

“其实完整来看,《金刚经》也可被视为对《楞伽经》的补充,纵然这两部经书并非同宗。在佛家阐述之中,放下是不执念,是去除贪嗔痴,是摒弃喜怒哀惧爱恶‘欲’。但是那是佛,不是世人,世人若都能如此,个个都成佛了。”

史一航摇了摇头,反驳道:“佛说放下,是教导世人移除幻像,正因为世人做不到,才需要佛来教导他们。”

许半生颔首笑道:“所以你不该以佛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史一航一愣,犹疑的看着许半生,似乎在猜测许半生究竟在说什么。

“我对放下有不同的看法,还是一样,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看看对不对。”

“许少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