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要的粮草。我们真能饿死他们吗?”
李继隆不说什么了。
赵恒说“朕已经得报,黄河很多地方已经封冻,契丹人可以随时过河,两日就可以到达汴州城下,诸位谁能担保汴州不失?”
寇准说“皇上,放心,汴州有王旦守着,契丹人攻不破的。”
赵恒说“即使如你所说,你就忍心我们这么多年经营好的都城,被他人蹂躏,摧毁?”
说到这里,群臣都不做声了,他们的家都在这个花园般的都城了,怎么舍得被人破坏,损毁?
陈尧叟说“臣觉得和谈是一条很好的路。”
冯拯立即附和道“皇上说的对,我们不能激怒契丹人,真把他们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对谁都没有好处。和谈才是最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寇准见赵恒已经决心和谈,自己再坚决阻拦,就会忤逆圣意,虽然,昨天他们的计谋得逞,把皇上抬到北城城楼上去了,但已经激怒了他,从此在他心里种上了猜忌的种子,这粒种子一经发芽,自己就不会再获得皇上的信任了,所以,从表面上看来,他们是获胜了,其实他已经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这在寇准以后的生涯里,得到了证实。
寇准说“既然皇上觉得和谈更有利,那就派人和谈吧,不过臣觉得,我们还要作两手准备,如果契丹人要价太高,就坚决不能答应,还是准备打仗,召集四方之兵前来助阵,围剿。”
赵恒说“说的有道理,卿去办吧。”
寇准问“皇上是不是已经想好了和谈之人?”
赵恒看了看寇准,说“卿家可有合适之人?”
寇准说“曹利用先前两次出使契丹,和他们已有接触,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赵恒说“朕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在上朝之前,赵恒已经召见了王继英。王继英正好接到王继忠的信,他把信给赵恒看了。
赵恒说“朕正有此意,这次和谈一定要成功。”
王继英说“皇上真要和谈,就要下定决心。”
赵恒说“朕早就有心和谈,但朝中很多人反对和谈,朕不得已呀。”
王继英说“皇上,臣觉得现在正是和谈的好时机。”
赵恒说“此话怎讲?”
王继英说“昨天皇上行幸北城,我军大受鼓舞,士气高涨,威慑敌人,这时谈判,敌人必不敢开价太高。”
赵恒说“说的对,朕不能再错过这个时机。”
王继英说“既然皇上下定决心,那就速派人前去谈判。”
赵恒说“卿以为派谁去合适?”
王继英说“臣还是觉得曹利用最合适。”
赵恒说“好,这事就这么定了。”
于是,宣曹利用上殿。谁知曹利用已在殿外候着,听到宣召,立即进入大殿。很多大臣还是第一次看到曹利用,只见他器宇轩昂,谈吐从容,思维敏捷,举止大方,眉宇之间有凛然之气,慷慨之中有不屈之志,地位虽底,却毫无胆怯之色。赵恒见了甚喜,欲付与和谈之事,可是这次和谈实在非同一般,担心他难堪大任,便问“这次契丹倾国而来,欲灭我国,而今求和,不是求地便是索贿,卿将如何?”
曹利用说“契丹觊觎关南之地已久,这回必然还会索取,这绝不能答应。”
赵恒说“关南之地本来就是中国领土,只是石敬瑭卖国,割让给了辽国,已很早就回归中国了,岂能再给他们?”
曹利用说“据臣看来,契丹若无所得,是不会退兵的。”
寇准怒道“不退兵,就把他们打回去。”
曹利用说“下官只是实话实说。”
寇准说“你想给他们什么?”
曹利用说“下官什么也不想给他们,但是下官做不到,宰相大人若是觉得下官不能胜任,可以另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