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住了朕。到现在,朕总算明白了你们为什么处心积虑的让朕亲征,宁可犯法也要留朕在澶州,原来是想利用朕号令四方之军,为你收复燕云十六州博取美名。”
寇准听了,吓得一下子跪倒在地上,说“皇上,臣绝无此意,臣的确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但臣没有挟持皇上之意。”
赵恒说“那你为什么阻止和谈?”
寇准说“臣没有阻止和谈?只是觉得时机未到。”
赵恒怒道“那你就挑一个好日子吧。”
寇准回到枢密院,找到王继英,质问他为什么要说他阻止和谈?
王继英听了,一脸茫然,说“寇大人,我没有说你阻止和谈呀?”
寇准说“那为什么皇上说我阻止和谈?”
王继英说“今天,皇上叫我去,的确问了有关和谈的事,我说契丹人要价太高,此时不宜和谈,并没有说大人阻止和谈。怎么了?”
寇准说“皇上说我挟持他,号令诸军,收复燕云十六州,不顾他的安全,沽名钓誉。”
王继英愤恨地说“这是谁造谣生事?”
寇准说“王大人,别见怪,我知道是谁。”
王继英半晌不吱声,最后说“不过话说回来,寇大人觉得我们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寇准说“只要援军到了,就有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
王继英说“可是援军在哪里?”
寇准默不作声。
王继英说“寇大人,你指望的援军,就是镇、定之军,你以为他们真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能力吗?”
寇准依旧不做声,低着头,他的底气好像跑光了。
澶州南城,自从赵恒来了之后,一下子热闹起来,先前的居民差不多都跑光了,但听闻皇上亲征,住进了澶州。许多百姓又渐渐地回来了,城里原来关门的店铺,又重新开张了。所谓富贵险中求,尽管河对岸矢石如雨,血流成河,南城却一直生意兴隆,莺歌燕舞,一片升平的景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花”。
小丰乐楼距离临时枢密院不远,是一座两层小楼,地方幽静,小楼别致,很有汴梁丰乐楼的味道。是文人雅士的好去处。
那日,忽然来了一个身穿名贵貂皮大衣的人,长得白皙,短须明目,一身儒雅之气。进屋之后,便将店家叫来。
店家涎着脸,问“客官有何吩咐?”
来人说“我要一个上好的雅间,不许有人打扰。”
店家连忙答应,将来人引到一个装饰得十分清雅的房间里,来人看了看甚觉满意。
来人说“你们可认得冯拯冯大人?”
店家忙说“冯大人,认得认得,客官是想找他?”
来人说“不错,你能把他找来吗?”
店家犹豫道“客官,现在大人们——都忙——怕不好找。”
来人拿出一块银子,丢在桌子上,说“这个是你的跑路钱,找来冯大人之后,另有打赏。”
店家拿了银子喜滋滋的出去了,没多久,引着冯拯来到来人面前。
来人拱手道“冯大人这一向安好。”
冯拯愣了愣说“恕我眼拙,你是——”
来人说“冯大人不认识我了,等我慢慢告诉你。”便对店家说店里有什么好吃的,上几个精致的好菜来,好酒上两壶。
店家答应着高兴地去了。
来人请冯拯坐下。冯拯犹豫着,思量着,依旧认不出面前的这个人,但对方衣着讲究,举止文雅,给了冯拯几分好感。
冯拯坐下,看着那人,说“这位朋友,冯某确实眼拙,不曾见到你,你找冯某究竟有什么事?”
那人笑道“冯大人莫要惊奇,在下只是一个商人,我知道冯大人学识渊博,尤其对古物很有研究,造诣颇深,所以冒昧请大人来,帮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