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归附(2 / 3)

长歌落日圆 卜荣云 4091 字 2021-03-17

、墨义和诗赋。”

萧绰说“就考这些?”

王继忠说“他们在南国也是考这些。”

室昉笑道“太后是不是觉得我们考他们这些,让他们觉得我们不相信他们?”

萧绰说“是的,那样会让人觉得朕小家子气。”

室昉说“臣也想过这些,做文章对他们来说轻车熟路,不会为难他们,不过,既然太后有顾虑,臣认为那就直接授予他们官职,让他们先做事,看他们如何理政,然后,根据政绩陟罚臧否,优则用之,劣则弃之,如此,既省了繁文缛节,又让他们心悦诚服。”

萧绰高兴地说“好,这个办法好,那朕该如何封他们?”

室昉说“朝廷可以暂时赐他们为同进士出身,并告诉他们待日后秋闱高中,再正式册为进士。”

萧绰说“还要考试?”

王继忠说“太后放心,真正的读书人不怕考试,巴不得考得好,光宗耀祖,脸上有光。”

次日,萧绰又在元和殿召见了这些进士,王继忠呈上他们的名录,分别是高正、杨佶、王载熙、郑云从、王用极、张俭、陈鼎、杨又立、石用中、吕德懋、初锡、南丞保、邢祥、李可封、刘三宜、吴叔达、杜防。

萧绰说“诸位皆是饱学之士,志向高远,有经纶世界之才,能来我契丹,朕非常高兴。但昨日朕已经有言,契丹地瘠民贫,比不了中原富庶,朕想问一问诸位来这里,将来后悔了怎么办?”

人群中走出一个大个子,说“听太后此言似有不纳我等之意?”

萧绰说“贤士何出此言?”

大个子说“我等来投,非奔富贵而来,富贵于我等乃身外之物。我等自幼埋首经籍,悬梁刺股,为的是有一天能报效国家,扬名青史,然而,宋廷奸人当道,败坏朝纲,小人夤缘而上,君子惨遭荼毒,志士报国无门,良将效命无路。我等虽中科举,但都只在翰林院行走,陪皇帝或皇子读书写字,作几首诗赋,壮壮门面而已,实在有违初衷。听闻太后贤德,仁慈播于外国,信义传遍华夏,礼仪之邦为之俯首,蛮夷之地为之膜拜,我等仰慕已久,故不避斧钺,来投明君,指望一展平生之志。”

萧绰说“贤士如何称呼?”

大个子说“草民姓张名俭。”

“张俭,”萧绰看了一眼王继忠,说,“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王继忠正欲回话,耶律隆绪笑道“张俭张俭,朕看你衣冠朴素,不事修饰,的确俭朴得很。”

张俭说“皇上也不奢华,草民钦佩。”

萧绰说“朕对你们说,你们的皇帝很抠门,想从他那里捞到什么油水,很难哟。”

一句话说得所有人都笑了。

萧绰接着说“朕还有一句话对你们说,朕不能给诸位高官厚禄,诸位若是诚心归我契丹,必须从底层做起,然后,再依政绩擢升,诸位愿意不愿意?”

又有一人走上前说“草民既不是投富贵而来,何嫌官职大小,即为平民也无怨言。”

萧绰看说话者是个瘦瘦弱弱的年轻人,一副书生打扮,举止雅儒,说话轻声细语,顿生好感,问“贤士姓甚名何?”

回答“草民叫杨佶,涿州人氏。”

萧绰说“涿州是我契丹之地呀,贤士这是回家了。”

杨佶说“是的,太后,草民确实是回家了。前者,草民的祖父为躲避战火,举家南迁,近年来,祖父年迈思乡心切,一心想回到故土,现在,老人家终于得逞所愿,”

萧绰说“好,很好,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老人家能了此心愿,也是人生之大幸。”

杨佶说“还是太后盛德感召,草民祖父才能安回故里。”

萧绰说“朕惟愿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

耶律隆绪说“既然诸位贤士真心归附契丹,朕也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