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始料未及(2 / 4)

透露给各方土司,相信他们会熄了反叛之心。”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可是总督大人您此举却无异于钓鱼执法,实属实属”

“哈哈哈,属实咎由自取是吧。”朱燮元笑了笑,替他把话说了。

“末将不敢。”

“维新啊,你错了。”朱燮元回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以为老夫不如此做就会令这些土司没有反叛之心?他们或许会一时受于朝廷兵威而不敢有所行动,可终将是一个隐患啊。”

“朝廷和土司之间,二百年恩怨,我朝吏治日渐,尤其是在这西南地区,天高皇帝远,以为自己便是这里的土皇帝,对那些少数民族压迫欺辱,土司各族早已不堪重负。吏治不清,西南将永无宁日。”

“可是”李维新当然知道西南地区这里的状况,别说其他官员了,就连他这样的武将,只要逮着机会,不狠狠敲咋一笔这些土司们,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但他还是解释道。

“土司各族百姓虽苦,可也不全是朝廷的错,据末将说知,土司各族酋长,对他们本土百姓之欺压尤甚,现在却全都怪罪于朝廷,实属不公。”

“公平?世间哪有那么多公平?”说起这个,朱燮元就来气,“你以为本督为何要冒如此大的险?是为解救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吗?哼,笑话,他们的生死与本督何干?”

或许是觉得自己这话说的有些与世俗规矩相悖,于是又解释道。

“不光本督如此想,这朝堂诸公,有一个算一个,真正为民,为百姓谋利的又有几个?”

“本督为何要行此凶险,要怪就怪自己不甘心啊,非翰林不得入阁。你知道吗,本督的官职此生最高也不过是几省总督而已,若想回京入阁,恐怕此生无望,你说这公平吗?”

李维新听着这些牢骚,却也明白了眼前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总督大人,竟然还有这样的野心。连忙抱拳说道。

“末将预祝总督大人早日达成所愿。”

“呵呵,这得看陛下的改革意志有多么坚决了。”朱燮元之所以敢于顶着这么大压力,冒这么大险,倡导并且实行此计,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看到了朱由校之前屡次改革的决心。

在他看来,这条非翰林不可入阁的潜规则,恐怕陛下迟早也得废除,徐光启和周永春能够入阁就是最好的例子,这给了他希望。

朱燮元之前不过是四川一布政使,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劳,将来也不过是几省总督而已。可是一道圣旨将他骤然提拔到了这个位置,若他真的已经觉得达成了心中所愿的话,那完全可以将这场战争消灭于无形,安安稳稳干到他退隐归家为之。

可是心中的不甘心才使得他不得不冒此大险,各地藩王齐齐上疏弹劾他,昔日四川的同僚上疏弹劾他,京中御史言官上疏弹劾他,这些其实在这么做之前,他就早已想到了。他在赌,赌陛下会保他,结果证明,他赌对了。

这次兵行险招,诱蛇出洞,他同样在赌。这场战争到底能打多久,朝廷能否有那么多钱粮支援,若是战事不能迅速平定,陛下会不会顶不住压力而临时换人,陛下能否同意自己的计划,和自己一起来冒这个险。

这些都是要面临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实朱燮元不知道的是,他在赌这场战争能迅速平定,创立赫赫功名,从而更进一步。朱由校也同样在赌,赌这场原史中本该存在十数年,浪费了大半个江南的粮食和银钱的战争,能够在这番谋划下,给快速平定。

两人一路都没有再说话,直至回到重庆的城中。

四川巡抚徐可求前来拜访。

入座后,徐可求直接说道。

“朱督师,此次永宁宣抚司的兵马路经我重庆,为了陛下,为了朝廷,我等可得好生检查一番啊。”

朱燮元听着音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