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暗中谋划(4800字,求订阅啊。)(3 / 4)

倒在了地上,潸然泪下。

为自己从此远离朝堂,沦为一介草民而不甘心,也为陛下没有要他性命而喜极而泣,心中滋味,此刻只有他自己懂。

朱由校心中微微叹息,韩爌这个阁老近半年来当得还算称职,事情做得也算可圈可点。

可是这个时候却必须要罢免他,如果不罢官惩治于他的话,只会让韩爌以为是他身后的利益集团救了他,如此,只会使得韩爌更加的亲近他身后的利益集团,而远离朝廷。

“徐爱卿。”叹息过后,朱由校又看向徐光启。

“臣在。”徐光启赶忙起身回道。

“即使心有不甘,但是为辽东百姓安危着想,和后金的互市还是要开通的。其中各种利益纠葛就由爱卿负责去谈吧。”

朱由校在心中安慰自己,不过是忍一时罢了,当将国内理清之后,区区后金,弹指可破。

如果通过互市能够让后金今年春播之际不再发起战争,自己则有足够的余力去专心对付西南的土司叛乱,以及山东的白莲教起义。

朱由校虽然这样想,徐光启可并不这样想。

徐光启依旧抱着祖宗规矩不结亲,不纳贡,不称臣的原则,说道。

“陛下,若是互市也可,但奴酋努尔哈赤必须接受我大明的册封,如此才可。”

徐光启话音刚落,首辅刘一璟就不同意了,反驳道。

“如此岂不是承认了奴酋,区区奴酋不过是我大明之叛臣,岂可和我大明互市通商。”

其实早在之前,各部大臣们就已经对于此事暗地里商议过,只是没人敢将事情摆在明面上来说,所以感觉风平浪静一般,可是现在事情既然说开了,在座的官员们心中没了顾虑,立刻开始争吵了起来。

一瞬间,乾清宫中仿佛变成了菜市场一般。

到了这一刻,朱由校才算明白原史中崇祯想要求和又不敢公布于众的处境。

唉!大明实在太刚了,这一原则使得几乎所有人不敢去轻易触碰。

朱由校揉了揉额头。

一旁的王朝辅看到后,立刻心领神会,大声说道。

“诸位大人,不可嘈杂喧哗!”

一连喊了三遍,整个乾清宫中才算渐渐安静下来。

这时朱由校直接乾纲独断,说道。

“此事就以徐爱卿所言去做吧,奴酋必须接受我大明册封才可开通互市,否则免谈。”

“陛下,不可啊!”刘一璟等人条件反射般的就要出言反驳。

朱由校赶忙抢过话头,继续说道。

“诸位爱卿,何必在乎区区虚名,无论我大明与后金是否开通互市,后金仍然在那里。诸位爱卿皆是开明之人,当知,后金叛乱想要平定,不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不如就让其以蒙古为例,接受朝廷册封,开通互市,等我大明兵强马壮之时,收复辽东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

朱由校继续耐心的劝说着。

“辽东不同于蒙古草原,收复后则可移民,可开垦荒田,沦为大明直接掌控。到时奴酋将无安身立命之地,可彻底剿灭。”

刘一璟等人张了张嘴,虽然陛下说得有道理,但是让他们一时去接受,心中还是感到憋屈。

看到他们的表情,朱由校直接转移话题,以转移注意力,说道。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商议一下此次盐场租聘所得银两的支配问题。”

果然,一听到和银子有关的事情,在座大臣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了过来。

他们也很好奇,那么多的奏疏提议,陛下究竟会优先选择那个。

就在众人一脸好奇期盼的神色中,朱由校开口说道。

“如果是在还没有发生尔等私自拨银安抚宗室的事情之前,朕或许还有别的想法,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