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祸难料(2 / 3)

己的目的表现的这么直白,想不让人怀疑都难。

这其中一定有人在暗中推动此事,就是要把王在晋架在火上烤,说得再明白一些,这也是在给朱由校上眼药。

你不是信重王在晋吗?

看看你亲自的挑选的人,新官才刚刚上任,便急不可耐的结党营私。

结党营私,这可是天启一朝里边的大忌,通过半年多的相处,大臣们已经对朱由校的脾气摸了个大概,知道他最忌恨结党营私,置朝廷利益于不顾。

正是基于这一点,有心人才会谋划这一出好戏,就是要准确的击在朱由校的要害处,即使陛下你对王在晋再信任,如此下去就不信你心里会没有一点点异样,从而对王在晋开始有了猜忌。

只要有了猜忌就够了,哪怕现在不爆发出来,只要心中的种子开始种下,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的。

对于韩爌对此事有这样的怀疑,刘一璟一点都不意外,只是让他有些郁闷的是,韩爌既然会怀疑自己也是其中的幕后推手。

这不由的让他有些恼怒,于是语气有些生硬的说道。

“怎么?韩贤弟是在怀疑老夫吗?”

“哪敢,哪敢。”韩爌赶忙否认。

“哼!实话告诉你吧,恨王在晋的大有人在,老夫又何必淌这趟浑水。”

“况且,你我在陛下心中,在朝堂中所要扮演的角色,韩贤弟应该比老夫更为清楚吧。老夫虽已在陛下哪里失了圣眷,但是首辅这个位置还是要坐很长一段时间的,老夫根本无需担心自己的处境。”此时的刘一璟抬头看向院外,再次回到了那个睿智精明的首辅,哪里还有之前乾清宫中那唯唯诺诺的样子。

刘一璟所说的话其实已经相当直白了,韩爌要是还不明白的话,那么内阁次辅这个位置也轮不到他来坐了。

意思很明白,刘一璟虽然让陛下失望了,但是他现在的位置还是无可替代的,若是真让他告老还乡的话,那么首辅这个位置谁来当?自己吗?

韩款心里清楚的知道,陛下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一个山西人来做这个内阁首辅的,恐怕刘一璟离京之时,也是他这个次辅归乡之日。

那么除了他们两个外,还有谁能做首辅?

徐光启和周永春吗?这两个人的资历还是太浅,之前被陛下破格提拔进内阁,便已经费了一番功夫,如今入阁不到几个月便再晋升为首辅,只会引起朝臣的强烈不满,以陛下的精明,又怎么会做出这样不智的举动呢。

如此看来,刘一璟和自己这个首辅和次辅的位置还是要坐一段时间的,等到时机差不多,徐周二人熬够资历了,才是他们二人离京的时候。

这也是刘一璟现在可以这样在家悠闲拨弄花草的底气所在。

看到韩爌知道他们二人如今的处境之后,刘一璟又继续说道。

“明白了如今的处境之后,还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朝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说到这里,刘一璟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陛下太强势了,如果再有一个强势的内阁首辅的话,这大明的官场会乱的,前不久朝堂六部刚刚经历了大换血,如今真的不能再乱了。”

“所以我只能收起自己身上满身的刺,去做一只乖顺的小绵羊,任人欺凌,任人践踏,只为我大明能够平稳的度过这一段动荡时期。”

或许是这些话憋在刘一璟心里太久了,此刻他只想说个痛快,只听他语气有些惭愧内疚的说道。

“陛下希望我做一个像严嵩那样坚定站在陛下身边的首辅,可是我害怕啊,我退缩了,可我又不能站在朝臣的立场去直面陛下,所以我只能做一个和稀泥的和事佬。”

“我知道我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陛下其实是一个好皇帝,如果我大明还有可能实现中兴的话,便只能在我天启一朝。可惜,